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骆驼刺」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 個標籤清空)
(回退源初之水 (讨论)做出的 1 次编辑,到由善慧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
(1 個標籤撤銷)
 
行 1: 行 1:
  
 +
[[File:骆驼刺.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1954253893&di=a195a43791ccd6843dc2d2a96066d50c&imgtype=0&src=http%3A%2F%2Fwww.k618.cn%2Fygmp%2Fdzrmp%2Fzwtd%2F201201%2FW020120105620149500132.jpg 原图链接]]]
 +
 +
'''骆驼刺'''(学名:Alhagi sparsifolia Shap. )是[[豆科]],[[骆驼刺属]]半灌木,高可达40厘米。茎直立,从基部开始分枝,枝条平行上升。叶互生,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倒圆卵形,无毛,具短柄。总状花序,腋生,老茎的刺上无花;苞片钻状,花萼钟状,萼齿三角状或钻状三角形,花冠深紫红色,旗瓣倒长卵形,冀瓣长圆形,子房线形,无毛。[[荚果]]线形,弯曲无毛。<ref>[http://www.iplant.cn/info/%E9%AA%86%E9%A9%BC%E5%88%BA 骆驼刺 植物智]</ref>
 +
 +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有分布。生长在荒漠地区的沙地、河岸、农田边。
 +
 +
骆驼刺营养价值较高。是家畜很愿意采食植物。种子含油量高,是药食物资源。骆驼刺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被作为防风固沙的植物种之一,对于抑制草场退化、减轻干旱荒漠农区绿洲的盐渍化及沙化、保护及扩大绿洲等起着重要作用。
 +
 +
== 形态特征 ==
 +
 +
半灌木,高25-40厘米。茎直立,具细条纹,无毛或幼茎具短柔毛,从基部开始分枝,枝条平行上升。叶互生,卵形、倒卵形或倒圆卵形,长8-15毫米,宽5-10毫米,先端圆形,具短硬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具短柄。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变成坚硬的锐刺,刺长为叶的2-3倍,无毛,当年生枝条的刺上具花3-6(-8)朵,老茎的刺上无花;花长8-10毫米;苞片钻状,长约1毫米;花梗长1-3毫米;花萼钟状,长4-5毫米,被短柔毛,萼齿三角状或钻状三角形,长为萼筒的三之一至四分之一;花冠深紫红色,旗瓣倒长卵形,长8-9毫米,先端钝圆或截平,基部楔形,具短瓣柄,冀瓣长圆形,长为旗瓣的四分之三,龙骨瓣与旗瓣约等长,子房线形,无毛。荚果线形,常弯曲,几无毛。
 +
 +
== 主要价值 ==
 +
 +
=== 饲用 ===
 +
 +
骆驼刺营养价值较高。据测定,疏叶骆驼刺花期粗灰分为8.80%,其中含钙1.53%、磷0.15%、无氮浸出物46.24%、粗纤维21.56%、粗脂肪1.95%、粗蛋白质12.56%。骆驼刺的可消化物质含量也高,无氮浸出物及粗蛋白质的可消化率达到60%-80%,[[粗纤维]]及[[脂肪]]消化率为40%。据报道,每50千克骆驼刺粉营养价值相当于40千克[[高粱]],可作为家畜精料使用。
 +
 +
仅骆驼四季喜食青鲜骆驼刺,其他家畜很少采食,因其青鲜时含有特殊化学物质。在该草春季返青时,有催肥抓膘作用,牛、羊喜食。刈割秋季开花、结实后的骆驼刺调制成干草,并制成干草粉或与其他草类混合饲喂,适口性好,家畜很愿意采食,可提高其利用价值。
 +
 +
=== 药用 ===
 +
 +
刺糖是从骆驼刺叶上分泌出来的黄白色发粘的糖汁,凝成透明小颗粒,味甘、酸,性温无毒。民间用于治疗痢疾、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另外,骆驼刺的种子含油量高,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是一个重要的药食物资源。
 +
 +
=== 生态 ===
 +
 +
骆驼刺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被作为防风固沙的植物种之一,因其地上分枝多,株丛状,草层较高,具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根系发达,能适应沙埋。同时骆驼刺因其根部可吸收积累一定量的盐分,还可起到改善土壤质量的作用。因此,从生态工程及系统工程综合效益入手,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绿洲外围建设以豆科植物骆驼刺为优势种的防护林及盐化草甸,对于抑制草场退化、减轻干旱荒漠农区绿洲的盐渍化及沙化、保护及扩大绿洲等起着重要作用。
 +
 +
== 产地生境 ==
 +
 +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有分布。生长在荒漠地区的沙地、河岸、农田边。耐旱,耐盐碱,抗涝,适应力很强。
 +
 +
== 参考资料 ==
 +
{{reflist}}
 +
 +
[[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於 2022年8月23日 (二) 07:32 的最新修訂

駱駝刺(學名:Alhagi sparsifolia Shap. )是豆科駱駝刺屬半灌木,高可達40厘米。莖直立,從基部開始分枝,枝條平行上升。葉互生,葉片卵形、倒卵形或倒圓卵形,無毛,具短柄。總狀花序,腋生,老莖的刺上無花;苞片鑽狀,花萼鍾狀,萼齒三角狀或鑽狀三角形,花冠深紫紅色,旗瓣倒長卵形,冀瓣長圓形,子房線形,無毛。莢果線形,彎曲無毛。[1]

分布於中國內蒙古、甘肅、青海和新疆。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有分布。生長在荒漠地區的沙地、河岸、農田邊。

駱駝刺營養價值較高。是家畜很願意採食植物。種子含油量高,是藥食物資源。駱駝刺在惡劣的生態環境中被作為防風固沙的植物種之一,對於抑制草場退化、減輕乾旱荒漠農區綠洲的鹽漬化及沙化、保護及擴大綠洲等起着重要作用。

形態特徵

半灌木,高25-40厘米。莖直立,具細條紋,無毛或幼莖具短柔毛,從基部開始分枝,枝條平行上升。葉互生,卵形、倒卵形或倒圓卵形,長8-15毫米,寬5-10毫米,先端圓形,具短硬尖,基部楔形,全緣,無毛,具短柄。總狀花序,腋生,花序軸變成堅硬的銳刺,刺長為葉的2-3倍,無毛,當年生枝條的刺上具花3-6(-8)朵,老莖的刺上無花;花長8-10毫米;苞片鑽狀,長約1毫米;花梗長1-3毫米;花萼鍾狀,長4-5毫米,被短柔毛,萼齒三角狀或鑽狀三角形,長為萼筒的三之一至四分之一;花冠深紫紅色,旗瓣倒長卵形,長8-9毫米,先端鈍圓或截平,基部楔形,具短瓣柄,冀瓣長圓形,長為旗瓣的四分之三,龍骨瓣與旗瓣約等長,子房線形,無毛。莢果線形,常彎曲,幾無毛。

主要價值

飼用

駱駝刺營養價值較高。據測定,疏葉駱駝刺花期粗灰分為8.80%,其中含鈣1.53%、磷0.15%、無氮浸出物46.24%、粗纖維21.56%、粗脂肪1.95%、粗蛋白質12.56%。駱駝刺的可消化物質含量也高,無氮浸出物及粗蛋白質的可消化率達到60%-80%,粗纖維脂肪消化率為40%。據報道,每50千克駱駝刺粉營養價值相當於40千克高粱,可作為家畜精料使用。

僅駱駝四季喜食青鮮駱駝刺,其他家畜很少採食,因其青鮮時含有特殊化學物質。在該草春季返青時,有催肥抓膘作用,牛、羊喜食。刈割秋季開花、結實後的駱駝刺調製成乾草,並製成乾草粉或與其他草類混合飼喂,適口性好,家畜很願意採食,可提高其利用價值。

藥用

刺糖是從駱駝刺葉上分泌出來的黃白色發粘的糖汁,凝成透明小顆粒,味甘、酸,性溫無毒。民間用於治療痢疾、腹瀉、腹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另外,駱駝刺的種子含油量高,尤其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是一個重要的藥食物資源。

生態

駱駝刺在惡劣的生態環境中被作為防風固沙的植物種之一,因其地上分枝多,株叢狀,草層較高,具良好的防風固沙作用,根系發達,能適應沙埋。同時駱駝刺因其根部可吸收積累一定量的鹽分,還可起到改善土壤質量的作用。因此,從生態工程及系統工程綜合效益入手,按照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在綠洲外圍建設以豆科植物駱駝刺為優勢種的防護林及鹽化草甸,對於抑制草場退化、減輕乾旱荒漠農區綠洲的鹽漬化及沙化、保護及擴大綠洲等起着重要作用。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內蒙古、甘肅、青海和新疆。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也有分布。生長在荒漠地區的沙地、河岸、農田邊。耐旱,耐鹽鹼,抗澇,適應力很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