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骨草锈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驳骨草锈病
症状
病菌侵入叶片后,初期出现针头凸起小点,渐扩大为圆形病斑,直径3~15毫米,中间黄褐色至褐色,边缘有一明显黄色环带;病部叶面凹,叶背隆起,常几个病斑连结成斑块,使叶片变形,扭曲,黄化干枯。感病的叶背产生近轮状排列的褐红色和黑褐色的粉状物。
病原
发生规律
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冬孢子在病叶上越冬,借风、雨传播,在广州3—12月均可发生,4—6月和秋末冬初发病较重,密植,通风不良、阳光不足、湿度过大的植株发病重。[1]
分布与危害
受害叶片引起早期脱落。
防治方法
冬末结合修剪,摘除病叶,集中烧毁,把初侵染源压到最低限度。另外,可用多菌灵喷施。
化学防治:建议用20%国光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湿粉剂(国光黑杀)2000-2500倍,25%国光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次,间隔12-15天。 注意:使用唑类药剂防治锈病时,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和缩短间隔期使用,以免发生矮化效果。[2]
参考文献
- ↑ 黑叶小驳骨品质识报告-原植物形态特征微信
- ↑ 小驳骨草按摩膏效果好不好搜狗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