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唐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唐草

中文名称:马唐

拉丁学名: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族: 黍族

属: 马唐属

种: 马唐

马唐,拉丁文名:Digitaria sanguinalis (L. ) Scop.),是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马唐属一年生。秆直立或下部倾斜,膝曲上升,无毛或节生柔毛。叶鞘短于节间,无毛或散生疣基柔毛;叶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边缘较厚,微粗糙,具柔毛或无毛。穗轴直伸或开展,两侧具宽翼,边缘粗糙;小穗椭圆状披针形,脉间及边缘大多具柔毛;第一外稃等长于小穗,具7脉,中脉平滑,两侧的脉间距离较宽,无毛,边脉上具小刺状粗糙,脉间及边缘生柔毛;第二外稃近革质,灰绿色,顶端渐尖,等长于第一外稃花果期6-9月。

形态特点

一年生植物,秆直立或下部倾斜,膝曲上升,高10-80厘米,直径2-3毫米,无毛或节生柔毛。叶鞘短于节间,无毛或散生疣基柔毛;叶舌长1-3毫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4-12毫米,基部圆形,边缘较厚,微粗糙,具柔毛或无毛。

总状花序长5-18厘米,4-12枚成指状着生于长1-2厘米的主轴上;穗轴直伸或开展,两侧具宽翼,边缘粗糙;小穗椭圆状披针形,长3-3.5毫米;第一颖小,短三角形,无脉;第二颖具3脉,披针形,长为小穗的1/2左右,脉间及边缘大多具柔毛;第一外稃等长于小穗,具7脉,中脉平滑,两侧的脉间距离较宽,无毛,边脉上具小刺状粗糙,脉间及边缘生柔毛;第二外稃近革质,灰绿色,顶端渐尖,等长于第一外稃;花药长约1毫米。花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于路旁、田野。在野生条件下,马唐一般于5-6月出苗,7-9月抽穗、开花,8-10月结实并成熟。人工种植生育期约150天。马唐的分蘖力较强。一株生长良好的植株可以分生出8-18个茎枝,个别可达32技之多。故在放牧或刈割的情况下,其再生力是相当强的。据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资料,在生长期内能刈割3-4次,刈割青草应留茬10厘米以上,留茬太低,降低其再生力。

马唐是一种生态幅相当宽的广布中生植物。从温带到热带的气候条件均能适应。它喜湿、好肥、嗜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弱酸、弱碱性的土壤上均能良好地生长。它的种于传播快,繁殖力强,植株生长快,分枝多。因此,它的竞争力强,广泛生长在田边、路旁、沟边、河滩、山坡等各类草本群落中,甚至能侵入竞争力很强的狗牙根(CynodondOcty–lon)、结缕草(ZoysiajaPonica)等群落中。

在疏松、湿润而肥沃的撂荒或弃垦的裸地上,往往成为植被演替的先锋种之一。甚至能形成以马唐为优势的先锋群落。在亚热带地区,马唐常与小白酒草(Conyzacanadensis)、狗尾草(Setariaviridis、S.Lu–tescens)、止血马唐(D.Ischaemum)等互为优势或亚优势种,形成撂荒地的先锋群落。这类草地产草量较高,草质好,是农区、半农半牧区及林区的主要放牧地和割草地,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分布范围

产西藏、四川、新疆、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及安徽等地;广布于两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山地。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主要价值

马唐是一种优良牧草。

药用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

【功效】:明目润肺。

【主治】:治目暗不明,肺热咳嗽

【性味归经】:《别录》:"味甘,寒。"入肝,脾二经。

【考 证】:出自《名医别录》:"马唐,生下地。茎有节,节生根。五月采。"《本草拾遗》:"马唐,生南土废稻田中。节节有根,著土如结缕草,堪饲马,马食如糖,故名马唐,"

【各家论述】

1.《别录》:主调中,明耳目。

2.《本草拾遗》:煎取汁,明目润肺。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干燥全草长40-100厘米。秆分枝,下部节上生根。完整叶片条状披针形,长8-17厘米,宽5-15毫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钝圆,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叶鞘疏松抱茎,无毛或疏生柔毛。

饲料用

马唐茎秆纤细,叶片柔软,无论是鲜草还是干草,都是良好的饲草,各类食草动物均采食。马、牛、羊最喜食;兔、鹅喜食;鸡、鸭采食。马唐的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而粗纤维含量较低,营养价值较高(表10-1);其能值和可消化粗蛋白质含量见表10-2。马唐草地既可放牧,也可刈割利用,时间以抽穗之前为好。除可作饲用外,在结实之前可压制绿肥;此外,还可作固土、绿化等地被植物。

繁殖方法

马唐在低于20℃时,发芽慢,25-40℃发芽最快,种子萌发最适相对湿度63%-92%;最适深度1-5厘米。喜湿喜光,潮湿多肥的地块生长茂盛,4月下旬至6月下旬发生量大,8-10月结籽,种子边成熟边脱落,生活力强。成熟种子有休眠习性。

栽培技术

在亚热带地区,以3-5月份播种为宜。可条播和撒播,条播行距以25-30厘米为好。播种量以11.25-15kg/ha为宜。出苗后,锄杂2-3次。马唐在建立人工草地时,适于同豆科牧草等,可与紫花苜蓿(Medicagosatlva)、白三叶(Trifoliumrepens)、红三叶(T.Pratense)、救荒野豌豆(Viociasativa)、毛叶茗子(V.Villosa)等进行混播.有利于提高产草量和牧草的质量。种子收获,宜在黄熟期进行。过早会降低发芽率,过迟会因自然落粒而减产。[1]

危害情况

马唐又是危害农田、果园的杂草。秋熟旱作物地恶性杂草。发生数量、分布范围在旱地杂草中均具首位,以作物生长的前中期危害为主。常与毛马唐混生危害。分布全国各地,以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发生面积最大,长江流域和西南、华南也都有大量发生。主要危害玉米、豆类、棉花、花生、瓜类、薯类、谷子、高梁、蔬菜和果树等作物,是棉实夜蛾和稻飞虱的寄主,并能感染栗瘟病、麦雪腐病和菌核病等。

参考资料

  1. [1],最新稻田抗性马唐研究及解决方法 新浪网,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