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丁廣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丁广场

圖片來自trip

马丁广场Martin Place)或译马丁巷,是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中心步行街

介紹

马丁广场是悉尼的“城市心脏”。同时,作为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麦觉理银行和其他公司的总部所在地,马丁广场也是商务和金融中心区。悉尼邮政总局大楼和七号电视台的新闻演播室也在此路上。马丁广场西起乔治街,东至麦觉理街,地下有悉尼城市铁路马丁广场站

最初的“马丁广场”是乔治街和碧街(Pitt Street)之间的路段,1892年开通,以新南威尔士殖民地时代领导人物詹姆士·马丁爵士(英语:James Martin)命名。詹姆士·马丁曾三次出任殖民地总理,并曾任殖民地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丁广场1971年开始逐步停止车行。街道两旁保留了众多历史建筑,街上则有1927年建造的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澳纽军团的战争纪念碑、喷泉、娱乐场地、火车站出入口和供行人休息的长椅。在午餐时间尤其吸引人流,经常遍布附近办公室职员和骑自行车的快递员。

历史

今天的马丁广场是分段建成的。直到19世纪末,唯一接近现在街道样子的一段是比特街至卡蘇里街(Castlereagh Street)之间的一条短街,叫作“莫尔街”。[1]比特街和乔治街之间则只有一条小巷(类似附近保存至今的天使巷(Angel Place)和霍斯金巷(Hosking Place)。1863年,现在的邮政总局大楼(General Post Office Building)在这条小巷南面开工。大楼工程分段建造,在大楼设计的正立面从向西朝向乔治街改成向北时,同时也有建议提出将小巷拓宽,成为连接莫尔街的街道。当小巷北面的部分房屋被火灾烧毁后,拓宽计划得到了需要的推力,1892年(威尼斯-意大利式的邮政总局大楼完工后一年)拓宽的街道正式开通,以新南威尔士殖民地总理、首席大法官詹姆士·马丁之名命名为“马丁广场”。[2]邮政总局大楼占据了当时的马丁广场的整个南面。

莫尔街和马丁广场都成为了悉尼的商务和金融中心。1913年,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当时的中央银行)在莫尔街和比特街转角建造了总部大楼。此后,其他银行纷纷跟进,建造了一系列壮丽的大楼,至今仍是此处街景的重要部分。1921年,莫尔街改名,成为马丁广场一部分。

不久后,当时的悉尼自治市议会提出将马丁广场延伸至麦觉理街,但延伸计划沿线必须拆迁的业主群起反抗,造成延伸计划屡次延迟,直到1935年才完成,马丁广场达到今天看到的规模,自乔治街开始,至麦觉理街结束。

随着马丁广场逐步成为了悉尼的“心脏”或“城镇广场”(见下文“事件”),开始有将此街改为步行街的呼吁。 改造工程从1971年到1979年逐步完成,此后整条街变为步行街。道路停止车行的时间安排一部分配合了在街道东段地下建造马丁广场火车站的工程需要。车站也在1979年完工启用。

20世纪后半叶,马丁广场上的一部分老建筑被拆除,代以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其中最出众的是哈里·塞德勒设计的MLC中心

參考文獻

  1. Moore Street (now Martin Place). Powerhouse Museum Collection Photostream. [2000-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0). 
  2. Dictionary of Sydney: Martin Place. [2013-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