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images/9/91/%E9%A6%99%E6%B8%AF%E4%B8%AD%E6%96%87%E5%A4%A7%E5%AD%A6%E5%87%BA%E7%89%88%E7%A4%BE.jpeg)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77年(前身为1967年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部),一向以“弘扬中西文化,传播古今知识”为宗旨,迄今已出版了逾1300种书籍[1],其中大多数为学术著作。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简介
是目前香港学术界最重要的出版社之一,其创社理念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创校理念相一致:在香港这样一个古今中西交汇的独特地方,存续和传播中国文化、使之与世界文化融通互动 。
作为一家中、英双语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向中、英文学术界开放,作者群荟萃了李约瑟、钱穆、钱存训、狄百瑞、刘殿爵、饶宗颐、王尔敏、胡秀英、许倬云、王赓武、安乐哲等中西大家。
中大社一直均与该校的各部门如中国文化研究所、香港教育研究所、香港亚太研究所、新雅中国语文研习所、翻译[2]系等合作无间;此外,也与校外的学术及出版机构发展合作关系,务求拓展更大的出版空间。
出版领域
中大社由一批兼通中西的前辈创立,内地读者熟知的宋淇先生就是创始人之一,它的创社理念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创校理念一致。当时世界处于“冷战”的大背景下,香港处于殖民地的小背景下,因此,在香港这样一个古今中西交汇的独特地方,存续和传播中国文化、使之与世界文化融通互动,成就了中大社的特殊使命 。
中大社乃一非牟利学术机构,以“弘扬中西文化,传播古今知识”为宗旨,迄今已出版的书籍逾1,300种,尤专于出版有关中国文化以及中国、香港研究的学术论著。该社曾为不少知名学者如Ezra F. Vogel、Derk Bodde、许倬云、Stuart R. Schram等出版著作;至于校内许多享负盛名的学者如刘殿爵教授、饶宗颐教授、王尔敏教授、胡秀英教授等,以及其他本地学者,则更不待言 。
中大社的出版及行销规模,亦不只囿于学术书籍及期刊。该社积极增加书种,题材广及管理、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等,以配合大学本身的多元化发展。1988年,该社开始出版普及书籍,以期为香港的普罗读者提供知识性与实用性兼备、高质素的精神食粮,从而将知识普及至社会各阶层。
视频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荐读】书籍版本知多少 ,搜狐,2017-06-27
- ↑ 翻译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搜狐,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