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飞里乡位于居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西南方向,距离县城约15公里,与幸福、毕桥、十字三个乡镇接壤。有跑飞路、飞毕路贯穿全境,连接214省道和318国道、G50高速公路,另有通湖路直达南漪湖畔福寿岛。辖一个居委会、七个行政村,共105个村民组。面积约7平方公里的县茶场处在境内,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人。全乡拥有耕地2万5千余亩,林地2万4千亩,茶园面积9千8百余亩(含县茶场),水面5千余亩。2013年正式更名为飞鲤镇[1]

中文名: 飞里乡

外文名: Fly in the township

茶园面积: 9千8百余亩

总面积: 约5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2万5千余亩

著名地区: 飞鲤桥,三立村,秀水村

地理位置:郎溪县西南方向距离县城约15公里

目录

建制沿革

飞里乡位于郎溪县城的西南面,驻地飞鲤桥距县城17公里。1952年5月,划乡建政,改为县区乡三级建制,设立飞鲤区,成立飞鲤乡、十里乡、秀水乡、三立乡;1957年1月,设立飞鲤乡,1961年8月成立飞鲤乡人民公社,下辖飞鲤、秀水、三立、齐村、白米、白水、十里、回龙、黄香、湖滨等十个村;1983年5月,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镇建制,成立飞鲤乡人民政府;1987年,飞鲤乡下辖飞鲤、回龙、裴村、十里、白水、湖滨、黄香、白米、齐村、秀水、赵杨、三立、戴阳等十三个村。据清康熙《建平县志》载,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徽人童念忠建,俗传运木架桥时有鲤跃木上,因而得名。

行政区划

飞里乡位于居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西南方向,距离县城约15公里,与幸福、毕桥、十字三个乡镇接壤。现飞里乡辖区面积58平方公里,辖三立、秀水、齐村、振兴、龙塘、黄香和湖滨7个村民委员会,全乡人口197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44人。耕地20668亩,林地23656亩,茶园1922亩,水面3000余亩。县茶场设于境内,有茶园5302亩。2004年投资420万元修通了集镇通往县城的“跑飞路”,公路可通县城、毕桥和幸福。西滨南漪湖,水路可通芜湖。盛产茶叶、山芋和油菜,特产有毛蟹、青虾、银鱼和各类淡水鱼。

飞鲤桥

飞鲤桥位于飞里乡老街中部,三孔石拱桥。长18米,宽4.7米。据清康熙《建平县志》载,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徽人童念忠建,俗传运木架桥时有鲤跃木上,因名。初为木桥,后木朽,明万历三年(1575年),生员韩荆等更造以后,有徽颌义官黄时济助银30两。后又圮,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韩文烈、韩大模重建。今石桥是民国6年(1917年)修,民国8年(1919年)竣工。民国10年(1921年)与1964年又两次整修。

三立村

三立村位于飞里乡的南面,南与十字镇紧邻,西与毕桥镇相连。1961年8月,成立原三立村(含三立和赵阳村),1982年3月分成三立和赵阳两个村,2000年3月三立和赵阳又合并为三立村。据传,在清朝末期,旌德有个武举人江鹏飞来到三立堂村民组开馆设堂授武,馆训为:立言、立行、立德。所在村民组因名三立堂,后人因此而将该村命名为三立村。辖11个自然村,2232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水田2080亩,林场60亩。三立村以产茶出名,境内有大小精粗制茶厂26个,年产干茶近20万担,产值达8000万元。

秀水村

秀水村位于飞里乡的东南面,南与省级十字经济开发区紧邻,东北和十字镇相连。1960年由原秀水村分成秀水村和齐村村。秀水村的地形为两山夹一冲,境内有一口比较大的当家塘―――神塘,上游到高井庙林场,下游通南漪湖,由大小不同的十几个塘口组成,塘中心有小岛。原来岛上枸骨冬枝繁叶茂,池水清澈见底,山水交错辉映、隽秀相依,故而得名秀水。辖12个自然村,1821人,总面积5.7平方公里,承包面积2852亩,林场400亩,境内有一座小(二)型水库-――南阳水库。

齐村村

齐村村位于飞里乡的南面,西与毕桥镇接壤,东和十字镇相连。1960年前属原秀水村,同年5月分出齐村村。因齐村村林场处有一老庙叫齐村庙,村因庙而名。辖16个自然村,2368人,总面积5.7平方公里,水田1900亩,承包面积2343亩,林场127亩。

振兴村

振兴村位于飞里乡的东面,乡政府驻地其辖区内,东北与南丰镇接壤,东南与十字镇紧邻,西北和幸福乡相连。在2000年由原飞里、白米、十里三村合并而成。1960年由原飞里村分成白米、白水和飞里三个村,十里村在1961年前属原回龙村。原白米村的地形为一山搭两洼,因为水系好气候宜而盛产优质大米而名;飞里村因飞鲤桥名;十里村因其到飞里乡和到郎溪均为十里路而名。辖28个自然村,总面积13.8平方公里,3611人,水田3015亩,承包面积4965亩,林场550亩。境内有两座小(二)型水库,庄村和王门水库。

龙塘村

龙塘村位于飞里乡的西北面,东北与幸福乡接壤。1959年由原十里大队分成十里和回龙两个村。1960年由原飞里大队分成白水、白米和飞里三个村。2000年3月由原白水、回龙两村合并而成。据传回龙村是因过去境内有一处龙地被刘伯温斩断致使龙脉回头而得名(挖断山村民组也因此而得名);白水村是因境内有一口大塘叫白水塘。并村后取回龙的龙,白水塘的塘组全成村名。辖18个自然村,3373人,总面积10.2平方公里,承包面积3446亩,水田2766亩,林场80亩。2008年上半年修通了集镇到庙西村民组的“村村通”水泥路,沿幸飞路两旁的村民大多用上自来水。

黄香村

黄香村位于飞里乡的西面,在跃进路的上游,北与幸福乡相连。1961年,由原黄香村(包括湖滨、裴村、戴阳、黄香四个村)分成黄香、湖滨、裴村三个村。1978年黄香村又分成黄香和戴阳两个村。2000年3月,黄香、戴阳两村合并成黄香村。戴阳村是因村民主要由戴和杨两大姓组成;黄香村境内有一古寺庙,因其供奉的观音菩萨头像是由比较珍稀的黄香木雕刻成,而名黄香殿,村因寺庙而得名。辖12个自然村,总面积7.6平方公里,2763人,耕地面积3015亩,林场200亩。2004年投资近300万元修通了县茶场经黄香村通往“福寿岛”(列入县一山两湖旅游开发规划)长约7公里的“通湖路”。2005年被列入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自来水、有线电视通到了户,“通湖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宽阔的马路,在绿树的掩映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特别是经过“三改一推”之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湖滨村

湖滨村位于飞里乡的西面,南西北三面被南漪湖环绕。1961年由原黄香村分出叫湖滨村,1962年9月,湖滨村又分成湖滨和裴村村两个村,2000年9月,湖滨和裴村合并成湖滨村。裴村是因该村最大最古老的村民组村民绝大多数姓裴而名;湖滨是因四面环水,临南漪湖滨名。辖15个自然村,2595人,总面积6平方公里,水田975亩,耕地面积2400亩,林场60亩。境内自然生态良好,气候宜人。特别是境内的新沟嘴几乎四面环水,古木遍地,景色优美,在2005年请南京东南大学教授做好了详细规划图,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前来观光考察。2005年投资近300万元修通了县茶场通往“福寿岛”(列入县一山两湖旅游开发规划)长约7公里的“通湖路”,为“福寿岛”旅游景点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飞里乡位于居于郎溪县西南方向,距离县城约15公里,与幸福、毕桥、十字三个乡镇接壤。有跑飞路、飞毕路贯穿全境,连接214省道和318国道、G50高速公路,另有通湖路直达南漪湖畔福寿岛。森林覆盖率居全县之首,是全县优质粮油主产区之一,盛产香樟、松木、杉木等林木以及茶叶、山芋和油菜等各类经济作物;西临南漪湖,盛产毛蟹、青虾、小龙虾及鳜鱼、银鱼、螺蛳青等各类淡水鱼。

地形地貌

地形属半山半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

人口面积

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人口约2.1万人。辖7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面积约7平方公里的县茶场也在境内。全乡拥有耕地2万5千余亩,林地2万4千亩,茶园面积9千8百余亩(含县茶场),水面5千余亩。2013年正式更名为飞鲤镇。

风景名胜

飞里乡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百年古树参天繁茂,万亩茶园溢翠流香,南漪湖堤岸曲折,湖面水天一色、波光涟漪。远近闻名的黄香禅寺有近千年的历史,每年吸引大批香客。作为郎溪县“一山两湖”旅游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南漪湖福寿岛四面环水、芳草遍地、野物成群,完整的保留了纯原生态湿地和滩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