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顾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顾寰
图片来自名人简历网

顾寰,河南行省扬州路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明朝军事将领。顾成之侄昆孙、顾统之侄来孙、顾兴祖之侄玄孙、顾溥之孙、顾仕隆之子,继承镇远侯爵位。

守备南京,奉诏审定监狱案犯,平反甚多,嘉靖十七年(1538)任漕运总兵官。次年,请求减免受灾地方漕运,军民称便。又建议漕政七事,皆施行。结果被漕蠹者怀恨,遂散布流言蜚语,被王交所弹劾,经审查不实,再令镇守淮安。适逢安南事起,令镇守两广。与提督侍郎周延决策,请求朝廷,令莫宏瀷袭任安南都统使,安南遂安定。复命镇守淮安,有抵御倭寇功。入内任为总管京营,加封太子太保。隆庆五年(1571)特起授任京营总督。神宗嗣位,令掌管左府。致仕。加封少保。万历九年死,赠太傅。 [1]

基本信息

本 名:顾寰

别 名:顾君锡

字:君锡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1503年

逝世日期:1581年12月29日

主要作品:《漕河总录》

身份:军事将领

早年经历

顾寰的家族原为长沙湘潭人,后在元朝时迁居扬州路江都县(明朝时改属南直隶扬州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他的祖父顾溥、父亲顾仕隆,相继袭封镇远侯爵位,均有贤名。

顾寰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袭封父爵镇远侯,岁禄一千石 。

嘉靖八年(1529年)六月,顾寰被任命为五军营右哨坐营官。

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兼领红盔将军侍卫。

嘉靖十二年(1533年)五月,世宗改命顾寰佥书左军都督府事,十多日后,又充任鼓勇营坐营官 。七月,改为中军都督府佥书。

个人作品

顾寰著有《漕河总录》二卷,又有奏议数十篇,分别为他在漕运总督、两广总兵、京营提督任上的建言,语言“明赡淹该”。这些作品至今大多已经散佚。

人物评价

赵贞吉:寰惟知退让自守,以保勋名,以避嫌忌耳。然而营兵则日弱矣。往岁戒严,官军俱列营于城内,其怯弱可知。皆由轻变祖宗之法,遂致将强而如(仇)鸾,则有不轨之虞;将弱而如寰,则有不振之弊。(《论营制疏》)

明神宗时礼部驳议:英国(张溶)、镇远同时物故,而镇远侯一生苦节,乃与索赂三千者同谥耶?(《镇远侯荣僖公顾寰》

张惟贤等:寰历事三朝,忠勤颇著。(《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张廷玉:自溥至寰三世,皆宽和廉靖,内行饬谨,晓文艺。(《明史》)

轶事典故

顾寰的祖父顾溥以支庶袭爵,任官三十年,为人清慎守法,言行无玷,他的清廉影响到了后世子孙,明人谢廷谅据此称“顾氏之子孙贤者,多厉布衣之节,有繇然矣”,后又感叹说“(顾氏)世世不乏令人矣”、“镇远侯之门德家声,何其敦朴也”。

自顾溥至顾仕隆、顾寰,顾氏三世都宽和谦逊,内行饬谨,且通晓文学经术。顾寰与父亲顾仕隆均担任过漕运总督一职,父子二人都勤于漕务。祖孙、父子三世之间,“世笃忠贞,弼谐六圣,无失德、无间言,皆有功烈知名当世,庶几哉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之林矣”。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