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韩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东至黄河及韩城行政界线,南至小曲沟,西至梁山山脚,北至龙门大桥,总面积112.77平方公里。
开发区由某一个地方政府规划一个专门的区域,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投入资金进行开发区的载体建设。开发区也具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性质,开发区的主要管理人员经常是当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层人员来兼任或专职。
“经济技术开发区[1]”既着眼于产业发展的规律又着眼于区域发展规律。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不同的产业之间如何互补,突出产业的集聚优势,政府都要发挥较大的作用。能够进入园区的企业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优惠提供工业用地和税收减免。
园区定位
重点发展现代钢铁、现代煤化、高端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等产业,将经开区建成:国家新能源利用与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制造基地;传统产业研发及创新示范区;产城融合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
规划结构
规划构建“西山东河、三廊贯穿、主轴带动、组团发展”的总体布局结构。“西山东河、三廊贯穿”指利用梁山与黄河的自然条件,打造西山东河的大山水格局,同时于白矾河、盘河、泌水河两侧形成三条东西贯穿的绿色防护通廊;“主轴带动”指依托108国道形成的交通景观廊道;“组团发展”指由三条廊道贯穿,及主要道路分隔,以组团方式进行规划发展,规划形成四大产业区:龙门产业区、西塬产业区、西昝产业区、新型工业区。四大产业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各产业区组团的生产、生活提供配套服务。
发展目标
依托黄河金三角地区丰富资源、陕西省高端制造基地,凭借扎实雄厚的产业基础,使经开区成为黄河金三角区域的重要创新支撑点、陕西省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动力源、带动引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和排头兵;成为积极承接“一带一路”科技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在循环经济产业领域内率先形成中国的“卡伦堡”。
开发区发展趋势
自1984年设立首批开发区以来,中国开发区从沿海到内地,类型不断拓展,数量逐步增多,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与之同时开发区的发展逻辑也在不断更新。
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承担着引进外资,发展先进技术的任务。进入新常态和新技术革命[2]时代后,开发区的价值定位也随之发生改变。根据开发区发展的最新趋势,我们总结了未来开发区应扮演的五种角色,做产业升级推动者、做前沿科技转化者、做城市发展引领者、做人才创业支持者、做新兴资本管理者,不同开发区应结合新的发展格局和战略机遇,结合各自的能级、区位和上位要求等,重塑自己的发展定位。
视频
韩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经济开发区要如何转型升级 ,搜狐,2018-11-08
- ↑ 新技术革命,开启文明新时代,中国经济网,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