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韩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韩乐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出生 1927年1月14日
逝世 2005年4月26日
国籍 中国

韩乐,女,是河北霸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为《中国画研究》创刊做出了贡献。 [1]

主要成就

抗日战争期间她配合家人营救抗日人士. [2]

本段简介

韩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27年1月14日出生(2005年4月26日逝世,享年78岁),汉族,籍贯河北霸县。韩乐同志出生在西北军爱国将领家庭,在父母及早期参加抗日的哥哥(击落多架日寇战机的国民革命军空军战斗英雄韩参)和两位早年参加革命和抗日的姐姐(参加山东徂徕山抗日起义的八路军干部韩豁、韩亮)的教育影响下,在抗日战争时期,她痛恨日本帝国主义,拒绝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曾就学于北京美国学校、法国圣心教会学校和中国大学,并向中国京剧艺术家刘胜通学习京剧。 [3] 在抗日战争期间她配合家人营救、掩护过吉鸿昌、黄诚、姚依林、宋汀、杨纯、田夫等抗日人士。

韩乐

生平

新中国成立后,韩乐同志于1950年经上海陈毅市长亲自介绍参加工作,就职于新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英文《上海新闻》报社,任外文资料员;1953年初至1981年11月,先后在外文局资料室、《中国文学》杂志社,任外文图书编目员、美术编辑兼摄影记者和美术组组长,为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在向世界介绍中国艺术家及其他们的作品做出了极大贡献。尤其是在"文革"后期,她从"五七干校

"回京重返工作岗位后,她敢于抵制极左路线,大胆挖掘和发表正在遭受批判的许多优秀美术家的作品,因此她在我国的美术界结交了许多挚友。韩乐同志1981年12月应黄胄、李可染、蔡若虹的邀请调入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后更名中国国家画院)工作,继续任美术编辑,副编审,为中国画研究院初创阶段的业务开展做出了贡献。

她担任《中国画研究》编辑部负责人,为《中国画研究》创刊做出了贡献。他还为新世界出版社编辑了大型画册(中、英文版)《当代中国画》,韩乐同志是此大型画册的责任编辑,她善于联络中国画界新老画家,组织选题、组织作品、 ,并严格把握印刷质量,受到该画册总编辑华君武的高度赞扬。

由于韩乐同志的努力,《当代中国画》画册在当时极具鲜明的编辑特色,并具有精良的印刷、装帧质量,在1984年获对外宣传出版物一等奖,还在莱比锡国际书展上也获得大奖,且多次再版 。

韩乐同志还曾任职于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文化处,任二等秘书,她发挥特长,参与组织了《中国年画展》、《徐悲鸿画展》等十多部中国在印度的展览,为中印两国的画家、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为增进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即使在退休后,韩乐同志仍为中国画研究院的发展做了她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画院与国际友人之间的交流牵线搭桥

贡献

韩乐同志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为人正直、坦荡,作风正派。她对待同志一贯热情,关心同志、助人为乐。韩乐同志从事对外宣传方面的美术编辑工作30余年,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虚心好学,对工作极为认真负责,经常夜以继日的工作。

从美术设计到摄影、编辑、采访、出版印刷都是靠其坚忍不拔的钻研精神自学而成。她在多年的美术编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美术专业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和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对艺术作品的评论有其明确和独到的观点。

作为外交官,她在中国驻印度使馆文化处工作,由于她的牵线搭桥,如黄胄、林墉等一大批中国艺术家前往印度进行文化交流,徐悲鸿画展、中国年画展、中国工艺品展等展览相继前往印度展出,为中印两国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做出了突出贡献。

她为现代中国美术作品走向世界也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现代中国美术家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评价

韩乐同志具有高尚的品质和情感。在《中国文学》杂志社工作期间,经常下厂校对,与印刷厂工人在一起团结协作,受到工人们的尊敬;在"文革"被下放河南五七干校期间,她到河南省汲县西板桥大队插队,曾任村小学教师,她对班里每一位农民子女不论贫富都用爱心教育,极为认真的教他们文化课,教她们做人的道理,表达了一位知识分子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受到孩子及其家长们的尊敬,在她奉调回京时孩子们与其难舍难分。

参考来源

  1. 韩乐 ,360搜索
  2. 韩乐 ,建材网
  3. 韩乐 ,建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