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革命军中马前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革命军中马前卒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1年。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电影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繁荣发展、成绩卓著的40年[1]。40年来,电影界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影片[2]

剧情

1901年底,四川巴县(重庆)富商邹家三少爷——17岁的邹容,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满怀革命壮志离家出川,沿江东下,渡海赴日本留学。

东京,邹容认识了革命家陈天华和留日女学生岑芳,和他们一起参加爱国活动。

当召开"亡国纪念会"的爱国自由受到清政府和日本警视厅的干涉阻挠后,邹容义愤填膺,以满腔的革命激情写了《革命军》一书,号召推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建立共和政体的独立、自由的中国。

清学监闻悉后,胁迫邹容交出文稿,邹容严词拒绝。在陈天华的建议下,邹容将《革命军》文稿送请著名政治家章太炎先生审阅指正。

不久,章太炎被日本当局驱逐回国,留言勉励邹容,使他深受鼓舞。

当时,沙俄侵占我东北领土,东京留日学生召开拒俄大会,学监姚文甫等奉命禁止。

邹容在大会上挺身而出,揭发了姚文甫的卑鄙勾当,并剪去了姚文甫的辫子。故此,邹容也被日本当局驱逐回国。

邹容到上海后,同章太炎建立了兄弟般的革命友谊。

在章太炎的协助下,主办《苏报》的陈梦坡父女筹资出版了《革命军》大力宣传。

政府勾结英国租界当局,将邹容、章太炎逮捕入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苏报案"。

邹容的挚友岑芳带着孙中山先生的关怀,从日本赶回上海声援"苏报案"。

邹容在法庭上进行坚决的斗争,回狱后横遭英狱警毒打摧残致病,终被迫致死。

年仅21岁的邹容,为实现《革命军》的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担当了马前卒。

视频

革命军中马前卒 相关视频

3分钟速看《革命军中马前卒》,感受先烈风采,看邹容拯救新中国
“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