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非那吡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非那吡啶

图片来自sigmaaldrich

非那吡啶(Phenazopyridine)是一种偶氮化物药物,当服用后随着尿液排出时,能够对发炎部位镇痛,舒缓不适。这种药物常处方与尿道炎患者,又或因手术或其他原因而使尿道受伤的病人。常见的份量有100毫克或200毫克,于进餐时或餐后口服,一般每日三次。[1] 非那吡啶由茨拉格化工实验室的创办人Bernhard Joos所发现。

医疗用途

规定非那吡啶对尿道的局部镇痛作用。在治疗开始时,有时将其与抗生素或其他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以帮助立即缓解症状。非那吡啶不治疗感染或伤害;它仅用于缓解症状。建议不超过抗菌治疗的前两天使用,因为更长的治疗可能会掩盖症状。

非那吡啶也用于其他需要排尿时不适或不适的情况。例如,通常在使用留置式Foley导管,内窥镜(膀胱镜)手术后或在尿道,前列腺或膀胱手术后开处方,这可能会刺激尿道上皮。

该药物不用于治疗感染,可能掩盖了未经适当治疗的尿路感染的症状。它可以在泌尿道感染,手术后或尿道受伤期间缓解症状。

副作用

苯并吡啶在尿液中产生生动的颜色变化,通常变为深橙色至微红色。这种作用是常见且无害的,并且实际上是体内药物存在的关键指标。警告使用吩唑并吡啶的人不要戴隐形眼镜,因为已知苯并吡啶会使隐形眼镜和织物永久变色。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这表明尿液中有血液。

苯并吡啶也可能引起头痛,胃部不适(尤其是不带食物时)或头晕。较不频繁地,它会引起皮肤或眼睛的色素变化,变成明显的淡黄色。这是由于肾脏的排泄不畅导致药物在皮肤中积聚,通常表示需要中止使用。其它这样的副作用包括发烧,混乱,呼吸急促,皮肤 疹,和肿胀的面,手指,脚,或腿。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指甲泛黄。

药物代谢动力学

苯并吡啶的全部药代动力学特性尚未确定。大部分已在动物模型中进行了研究,但它们可能无法很好地代表人类。动物实验显示其半衰期为7.35小时,其中40%通过肝脏(通过肝脏)代谢。[2]

参考资料

  1. 存档副本. [2018-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1). 
  2. Jurima-Romet M, Thomas BH, Solomonraj G, Paul CJ, Huang H. Metabolism of phenazopyridine by isolated rat hepatocytes. Biopharm Drug Dispos. March 1993, 14 (2): 171–9. PMID 8453026. doi:10.1002/bdd.2510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