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龍溝遊記(李恩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龍溝遊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青龍溝遊記》中國當代作家李恩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青龍溝遊記

南大里北晉村後有一條數十里長的深溝,人稱「青龍溝」,我慕名已久,也曾有朋友相邀去遊玩,卻一直未能成行,前幾日才專程前去探訪。

從縣城出發,不到半小時車程,就到北晉村了,我們把車停泊在村後的樹林裡,下午三點許,沿着蜿蜒曲折的溝谷,徒步前行,沿途花木蔥蘢,山清水秀,怪石嶙峋,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大樹。步入青龍溝,但見樹木蓊鬱,遮天蔽日,異常涼爽,山風拂來,略有寒意。汩汩流淌的水渠旁,有許多合抱粗的大楊樹,高聳入雲,樹冠如蓋,令人稱奇,我想也許是水分充足,營養豐富的緣故吧。細看那些大樹都略向水渠傾斜,分明是對水的親昵和依戀。空中飄來一股淡淡的幽香,原來這裡還有為數不少的洋槐樹,那一捧捧野生槐花正開的繁盛。左側的梯田中,農人還在繼續植樹造林,可以想見,不遠的將來,這裡將是林山樹海,層層疊翠,完全是一片綠色的世界。

奇石。青龍溝可謂「石頭王國」,兩岸是亘古就有的沉積岩石,溝底是隨意散布的滾石落石,有的大如一間房子,有的小如鵝卵石。細看那些巨石,猶如千層餅似的層層疊壓,紋路變化多端,有直線狀,有斜線形,還有波浪式的流線型,朋友笑曰:那是石頭的皺紋吧,其實應是地殼運動過程中,受到擠壓力作用或者經年累月由流水侵蝕所致。我們還發現了一些黑色與黃褐色的岩石,想來應該是鐵礦石了。

最令人稱奇的是小小的張果老廟,它隱藏在十幾米高的懸崖上,天然形成的一個石洞,附近有幾個嬉水的女學生,說是她們剛爬上去看過了,還讓我欣賞剛拍的視頻呢。仰望這斧劈刀削一般的陡崖,我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望而生畏,朋友身手敏捷,噌噌噌地爬了上去,說是小廟只有半間房子大,內無塑像,有焚香痕跡,不少遊客在石壁上題字留念。他還真見到了傳說中的驢蹄印與腳印坑,並非人工雕鑿,也是天然形成的———造物主妙手偶得的傑作。

清泉。溝底有一股涓涓細流,它是發源於大山深處的清清泉水,長途跋涉,逶迤而來。朋友說他幼時來這裡玩過,彼時水勢大,水流急,滔滔河水的轟鳴聲在山溝里迴響,而現在只能算一條小溪了。這遠道而來的溪水在石縫間,草叢中,左衝右突,跌宕起伏,因地勢不同,形成諸多自然景觀,或者是落差不大的小瀑布;或形成一潭清水,只有蓆子大小;或者隱沒在豐茂的水草中,只聞得汩汩流淌聲。令人心醉的是溪水清澈見底近乎透明,真想俯下身去牛飲一通,這才真正是純天然無污染的純淨水啊。

險路。青龍溝,不算深,數十米高的樣子,兩岸視野相對開闊一些,也不算峽谷,只能是一條幽長的溝谷。都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草叢中,溪水邊可以看到無數人踩踏過的小徑,但有時根本找不到路,要在岩石間上下攀爬,手足並用,小心翼翼,有一處最驚險的地方,我們戲稱它為「鬼門關」,要靠手抓,用腳踩在岸邊岩石的凸出部分,慢慢挪動,一不小心就會失足落水,我暗想:要是有人在岩石上鑿幾個圪窩就好了。

看來,這裡歷來人跡罕至,沒人開石辟路,以便後來者行走,只是近些年戶外旅遊盛行,造訪青龍溝的人才一天天多起來,今天我就見到了兩隊徒步旅行的背包客,在溝里還發現幾處石頭壘起來的黑乎乎的灶台,驢友們因陋就簡,就地燒火做飯,倒也別有一番情趣。

5點半許,我們停止前行,原路返回,但不敢冒險過「鬼門關」了,所幸對岸山坡上的放羊漢大聲指點,我們才找見了崎嶇陡峭的羊腸小道,一口氣爬上幾十米高的山坡,累得滿頭大汗,來到一個只有幾戶人的小山村,聽見小孩打鬧的嬉笑聲,但卻「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遙望對面山坡上熱心的放羊漢,看那幾十隻小山羊點綴在綠毯似的山坡上,低頭吃草,緩緩蠕動,我不禁激情勃發,嗷嗷嗷地吼喊了一嗓子。

沿着公路下山,半道遇見北晉村一個老鄉,他說:這條溝不叫什麼青龍溝,俗稱「後頭溝」,說不準有多長,少說也五六十里吧。相傳張果老就出生於北晉村,我們見的那半山腰上的石洞,原來叫張公廟,是張果老得道成仙的地方,原來還有一道石門,後來被人卸掉,不知去向。

眾所周知,張果老為唐朝人,名果,因年歲大,故稱為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齡最大的神仙,他可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在民間有廣泛影響,常年倒騎一頭白色毛驢遊走四方,不過,今天我還是頭回聽說他是咱夏縣老鄉。

歸途中,我們一路熱議着,這條山溝完全有開發價值,可惜它還沒有個正式名號,我提議叫「張果溝」就挺好,純粹的自然風光佐以神奇的民間傳說,錦上添花,再假以時日,大力推介宣傳,張果溝定會召來對它「一見鍾情」的開發商,興之所至,我還口占一絕:

夏日尋訪張果溝,芳草奇石鳥啁啾。

張果老人今何在,惟有清泉萬古流。[1]

作者簡介

李恩虎,夏縣中學歷史高級教師,運城市作協理事,夏縣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曾經在《山西日報》《運城日報》《黃河晨報》等報刊發表散文若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