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尾巴青魚頭(杜國富)
作品欣賞
青魚尾巴青魚頭
高郵是座「水做的城市」,湖盪河流屬淮河水系,西部是高郵湖及低丘平崗地區的山塘,中部是貫穿南北的運河,東部為里下河水網。西南丘陵,東北低洼,為水鄉平原。河湖港叉潭盪溝渠縱橫交錯,如群星密布,高郵湖是「群星」中最大、最耀眼的一顆明珠,風景優美。一條市河(穿心河)更是承載了歷史的變遷,見證了城市的進步。
高郵河清水綠。楊萬里筆下的高郵「城外城中四通水,堤南堤北萬垂楊」。高郵話里的水有十三種之說:進水、嚇出水、打水、下水、漲水、滲水、發大水、放水、醒水、油水、肥水、天落水、雪水,真是多情嫵媚。高郵的河流有51條,主要河流有19條:京杭運河高郵段、澄潼河、龍師河、人字河、張葉溝、小涇溝、三陽河、第三溝、南澄河、南關大溝、北澄子河、東平河、橫涇河、六安河、新六安河、二里大溝、子嬰河、天菱河、向陽河。這麼好的環境,這麼多的河流,是老天爺、老祖宗留下的仙境般的芝蘭之室。
嘩嘩嘩的河水不斷頑皮地流淌,天天在翻騰着喜悅的波紋,自然適宜品種繁多的活蹦亂跳的高郵「野魚」(區別於家魚塘、圍養的)生長。鯿魚、白魚、鯉魚、季花(鱖)魚四種「野魚」常被高郵人稱為「上等魚」。鯿魚,小姑娘一個,靜水性生活。白魚,帥小伙一個,喜昂頭,性子少,脾氣大,出水即死。鯉魚,鯉「禮」同音,天生的喜慶名字,長有鬍鬚,會跳「龍門」。季花魚,因幽門垂多成簇,形成「月季花」而出名,也是最為寶貴和營養價值極高的精華部位。不識此寶的人往往在剖魚肚時就被當着廢棄物丟掉了,十分可惜。「季花」的那個嫩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絕非「八十老太穿紅衣——裝出來的嫩」,完全超越「八月的蓮藕——又鮮又嫩」。飯店的廚師鬼精,不告訴食客,懵你玩,斟酒不慢自己,「瞎子吃肥肉——悶拖」。吃季花魚,作家汪曾祺寫過:「我在淮安曾多次吃過『干炸季花魚』。二尺多長的活治整鱖魚入大鍋滾油干炸,蘸椒鹽,吃了令人咋舌。至今思之,只能如張岱所說『酒足飯飽,慚愧慚愧』!」
「上等魚」雖說「狗攆鴨子——呱呱叫」,但我更青睞「青魚」,也就是螺螄青那種魚(因喜食螺螄而名),它個大肉厚刺少,多脂味美肥鮮,實實在在一種「上上品」魚。《隨息居飲食譜》雲:「惟青魚為最美,補胃醒脾,溫運化食」。其魚腦富含「腦白金」,魚鰾與燕窩、魚翅齊名。魚鱗可增強記憶力,用刀從身上刮下來清水略洗一下,油鍋一走,黃燦燦,亮晶晶,膨鼓鼓,吃到口裡「打個巴掌不丟手」,好吃的不得了。魚骨補鈣,鋼針似的魚尾力氣大得驚人。魚唇膠原蛋白高,魚眼含有維生素B和DHA(利於人體吸收的脂肪酸)。青魚更因含有硒、碘成分,故又有抗衰老、抗癌之功效。
我在農村工作時,親眼目睹過捕魚者捕捉野生青魚的生動畫面。每年霜降,采菱結束後,一些喜好副業的農民,利用河面零星的葉浮等水資源,對「七菱八落」進行再利用。砍落一些小樹枝、樹頭,裹上稻草後放入河中,讓其慢慢沉入河底,類似釣魚時的「打魚塘」,供魚入冬做窩用,東一片,西一片進行全面「種塘」。進了冬臘月,又用一種大蘆柴棒紮成的「金針暗度,珠絲密結」的「排網」,類似造房子用的旺箔插入「種塘」的水域,圍成一圈,謂之「護種」,做好起魚準備。只見捕魚者揀個暖和不上凍的日子,穿着一件專用的連體的黑色皮衣外套,雙手握着「大罱子」,即一張一合的罱河泥式的網夾,下水先撈掉樹枝樹頭,再逐漸縮小水域面積,能捕出很多很多冬眠的大青魚。「農民捕青魚,心裡真歡喜;一夾又一夾,腳步一嶄齊」。捕上來的野生大青魚足有頭二十斤重一條。
高郵民間有一種說法,叫作「青魚最鮮是尾巴,青魚最肥是魚頭」。尾巴、魚頭或紅燒,或燒湯,魚身或斬魚圓,或「酒糟魚」,一魚四用。一個大魚頭有二三斤重,一條魚尾巴從「屁眼」處斬下來七八寸長,也有二三斤。紅燒青魚尾巴做法,一般是去鱗,洗淨,在魚尾兩面用刀豎劃二三道口子,擦鹽醃半個鐘頭入味,再用水漂淨,拍上澱粉,油鍋煎透,焦黃即起,加糖、料酒燒,收汁、勾芡,加醋、蔥花。吃到嘴裡,肉質細嫩,甜中帶咸,十分鮮美。
青魚尾巴像把油紙扇,肉多刺少,一根根針似的尾巴吮吸起來,力道大得很,那豐腴粘軟勝似魚翅。紅燒青魚頭的做法,魚頭對切兩開,洗淨,備好姜蔥、辣椒,煮熟的毛豆米子。先把魚頭放油鍋中兩面煎一下,放料酒、醬油,大火煮開後改小火,推入熟毛豆米作點綴增色。舉筷一動,肉卡分離,鮮肥可口,吃到嘴裡真的如同凝膠一般,膩人啊。我更喜歡青魚尾巴、青魚頭單獨燒湯喝,用薑絲和蒜瓣爆香,入魚塊煎至兩面泛白,加入料酒、清水,放入幾塊鹽滷豆腐或兩三張豆腐皮子,加一勺白噠噠的豬油,熬好後的那湯色濃白似奶。最後湯麵上少許撒些切碎的小米蔥花或青蒜葉末點綴,上桌用筷一攪,香氣四溢,再看看那白亮亮、圓滾滾的魚眼珠,張開的油紙扇式的魚尾巴真是養眼啊;吃到嘴裡面的那種黏性,那種「鮮境」,沒法形容,其湯用舌頭一嘗,嘴咂一口,鮮得吊人,鮮得要人命,一點味精不要放,好口福啊,讓你越喝越想喝,大有喝不死之味。
當然,或紅燒、或燒湯的青魚尾巴青魚頭,還是早先的「三眼大鍋」用木柴、穰草燒出來的好吃、好喝。現在的炭爐子、煤氣灶是燒不出那味道的,要不然分個土法子、古法子、原生態的幹嘛呢?我小時候吃過的青魚味道那才叫真正的肥鮮呢:肥可以「到嘴就到肚」,鮮可以「鮮到腳板底」。你輕輕一抿,它就會在嘴裡濃墨重彩地化開了。吃過之後嘴一抹的那種美味口爽,真是爽到骨節骨眼骨髓。我還要特別說下子,青魚頭下顎部位有塊用來輔助壓碎螺螄等硬質食物的角質增生,其色如黃,其形如心,堅硬如石,晶瑩剔透,如翠似玉,民間將其串繩系在小孩手腕上,用以趨凶避邪,防小孩驚嚇,納福納祿的一塊魚骨,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青魚石,精工製作後質地溫潤,色澤惹人,是不花錢的「翡翠」。
說過青魚尾巴青魚頭,再說說青魚段子(正身)。正身除了斬魚圓外(這裡不贅述),是專門供「酒糟魚」用的。高郵人非常喜歡吃「酒糟魚」,冬臘月醃大青魚成了城鄉百姓人家一道十分靚麗的風景。做法是剔除內臟,斬頭去尾(純尾,不含肉),去鱗,用刀從尾部沿着脊背至頸脖部,剖成魚腹相連的兩邊,刮淨腹內黑膜,用干布揩淨腹腔,再用細鹽擦遍魚身,揉搓均勻,放入缸內醃製十頭八天。後取出用清水洗淨(醃製前是不能用水洗的),掛起來在太陽光下曬上半個月,然後掛在陰涼通風處,晾乾一個月左右。讓魚身乾裂,魚肉發紅,有種「冒熱氣」,快滴油了,就將魚乾切成寸把見方的小塊子,一塊一塊地用上好高度白酒沾一下後,放進陶瓷罐中,或大口瓶里。最後澆上一層麻油,亦或直接將魚浸泡在麻油里,像淹湯一樣,閉上蓋,密封好。待個把月後,最好是夏季食用時,想吃多少取出多少放入飯鍋頭上蒸熟。蒸時放些切碎的蔥花和生薑末。「酒糟魚」吃到來年都不會壞。食用時,此菜一上桌,滿屋三間香味,聞聞也舒服,比「接吻」快活。感覺有一種微微的酒香,一種微微的麻油香,讓人有一種沉醉之美,有一種聞香歡笑之娛。看夠之後,細嚼慢咽,吃到嘴裡,魚肉的那種咬嚼,那種細、酥、香、油、咸、爽之味,就好比高郵鹹鴨蛋,「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讓你新婚夜開窗戶——喜出望外。那酒香,那油香,那青魚固有的野青香,加上大人小孩吃時一雙雙微笑的眼睛,一聲聲高談闊論的笑語,仿佛把我拉進了一個異域空間,仿佛讓我看見了比大自然還要美麗三分的家庭風景。
簡單的心境,讓我擁有快樂的心情。簡單生活,充裕人生,炫彩生命。我真的好想累了就睡覺,醒了就微笑,生活怎麼樣,自己放調料,生命雖無常,精彩過生活。 [1]
作者簡介
杜國富,網名東方郵都,江蘇省高郵人,供職於中共高郵市委黨史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