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青皮刺 |
中文学名:青皮刺 拉丁学名:Capparis sepiaria 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目:卫矛目Celastrales 科:山柑科Capparaceae 属:槌果藤属Capparis 种:青皮刺 是否中国特有:否 是否引种栽培:非人工引种栽培 |
青皮刺是山柑科槌果藤属的一种多枝灌木,有时攀援,高0.6-3米。小枝密被灰黄色柔毛,枝粗壮,“之”形弯曲,幼时被毛,后变无毛;刺粗壮,长2-5毫米,尖利,外弯。
青皮刺形态特征
多枝灌木,有时攀援,高0.6-3米。小枝密被灰黄色柔毛,枝粗壮,“之”形弯曲,幼时被毛,后变无毛;刺粗壮,长2-5毫米,尖利,外弯。
叶坚草质或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有时线状长圆形,长2-5(-7)厘米,宽(0.8-)1-2(-3.2)厘米,顶端钝形或圆形,但常微缺,基部急尖至圆形,有时微心形,干后表面常呈浅灰绿色,表面无毛或早期变无毛,稍有光泽,背面至少在中脉上有宿存被毛,中脉表面平坦或近基部稍下沉,背面凸起,侧脉4-6(-9)对,纤 细,网状脉不明显;叶柄长3-6毫米,密被短柔毛。
花小,白色,芳香,排成无总花梗的亚伞形或短总状花序,常着生在侧枝顶端,很少顶生,每花序上有花(6-) 10-22(-25)朵,序轴由不明显至长达3.5厘米,密被柔毛;花梗纤细,长8-20毫米,无毛;萼片卵形,长3-5毫米,宽3-4毫米,外轮草质,内凹,无毛,有狭的膜质边缘,内轮稍小,质薄而有宽的膜质边缘;花瓣膜质,长圆状倒卵形,长4-6毫米,宽1.5-3毫米,或多或少被柔毛;雄蕊25-45;雌蕊柄纤细,长7-10(-12)毫米,常在近基部有短柔毛;子房卵球形,长约1.5毫米,无毛,胎座2;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干后呈暗褐色,表面平滑,果柄纤细。
种子1-4粒,长6-8毫米,高3-4毫米。花期4-6月,果期8-12月。
青皮刺生长环境
生长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海岸附近、旷野道旁、干燥缓坡及砂土地带的灌丛或疏林中。
青皮刺分布范围
产自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南部沿海(防城及合浦),自印度、斯里兰卡经热带东南亚直达澳大利亚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