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水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水乡全称青水畲族乡,三明地区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位于永安东部,南与大田县桃源乡毗连,东北邻槐南乡,西靠上坪乡和西洋镇,北界三明市赤岩坑村。总面积260.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青水村距城61公里,原为区、公社建制,1987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畲族乡。[1]

概况

永安市辖乡。位于市境东部,南接大田县。常住人口12970人(2010年六普)。辖2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青水村,距市区61千米。景点有青水戏台。

沿革

1955年设青水区,1958年建青水公社,1987年改青水畲族乡。1996年,面积260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其中畲族0.47万人,辖青水、黄景山、百芑丘、漈头、汀海、沧海、三房、槐甫、罗溪、过坑、龙吴、东井、大丘、早安、丰田、炉丘、新村、柯山、谷坪、龙头、三溪21个行政村。2000年常住人口15176人(五普)。

地理

青水乡位于东经117°33',北纬26°59'。离永安市区61公里,距建设中的泉三高速公路桃源互通口13公里。1984年设青水乡,1987年改设青水畲族乡。全乡辖21个行政村(其中畲族村7个),63个自然村。总人口1.67万人,其中畲族人口56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3.1%。年均气温15.5至16.5度。年均无霜期253天,降雨量1688毫米左右。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境东西宽19.5公里,南北长22公里。平均海拔720米。总面积26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万亩,山地面积36.3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3.9万亩、毛竹4.2万亩,森林覆盖率80.3%,森林蓄积量102万立方米。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有石灰石、白煤、铁砂、石英石、石墨等十多种矿产。农业主要以烟叶、茶叶、高山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畜禽养殖为主。有丰富的水资源,已开发水电站17个,总装机容量12140千瓦。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有永宁桥古戏台、600年历史的钟氏祖祠等古建筑及开闽王王审知之母"梅花落地"墓、大腔戏、打黑狮、山歌表演等优秀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毗邻天宝岩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和国家级民间古建筑安贞堡,境内已开发"森林人家"旅游项目。

全乡除苏坑溪沿岸地势稍低外,全属高山区。境内高峰突兀,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2座,其中以天宝岩为最高峰海拔1604米。森林面积256253亩,木材蓄积量141万立方米。有煤、铁、铜、锰、硫黄、石灰石等矿藏,煤储量达3000万吨。全乡耕地面积22024亩,尤适于种植烟草、茶叶,过坑茶叶年产3250公斤,以味香色浓称誉。1958年修建通往永安的公路,改善山区交通条件。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3349.8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为1531.3万元。全乡总人口2829户,14698人,其中畲族有3255人,占总人口22%。辖21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138个村民小组。语言有青水话、永安话、槐南话、客家话等,以讲青水话为多。[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