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心日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灵心日记》,副标题:教宗若望廿三世,作者: 教宗若望廿三世 (Pope John XXIII),译者: 项退结,出版社: 光启文化事业,ISBN:9789575467814,出版日期:20180401,页数:408,尺寸:14.8x21cm,分类:见证传记/传记,适用对象:适用所有人。
教宗的拉丁文原词“Papa”源自希腊文的“πάπας”,原意为“父亲”,起初用于对任何司铎或主教[1]亲昵的称呼。4世纪或5世纪时,“πάππας”在西罗马帝国仍频繁地用于称呼主教,尽管它已经开始逐渐转变成现代的用途,即局限于称呼罗马主教,而在东罗马帝国,尤其是在希腊和俄罗斯,司铎[2]仍然称为“πάπας”。
内容简介
教宗若望廿三世(1881-1963),义大利人,1958~1963年担任教宗。
他在任期间虽短,但以其开放、幽默、平易近人、良善的作风,为教会注入一股清新的朝气。
大胆召开梵二大公会议,提出“教会要合乎时代”(aggiornamento)呼召,影响深钜。
本书从14岁记录到81岁,是六十多年修道生活实录,
反映出他平实而真挚的人性、一切从实的来做的修行态度、以及在各种境遇中对上主的全心依赖。
阅读此书,能体验到上主无限的爱与慈悲!
陆思道蒙席(教廷驻华代办)
房志荣神父(辅仁圣博敏神学院教师)
曾庆导神父(辅仁圣博敏神学院教师,台湾总修院驻院神师)
蒋祖华老师(辅仁圣伯敏神学院灵修神学讲师与灵修辅导)
____诚挚推荐
作者简介
作者 教宗若望廿三世—原名安杰罗.若瑟.龙嘉理(Angello Giuseppe Roncalli,1881-1963)
义大利(Sotto il Monte, Bergamo)籍 ,一位特别平民化的教宗。 他任职教宗期间虽短 (1958-1963),却以其开放、幽默、平易、良善的作风,为教会注入一股清新的朝气。 享有“善良的教宗若望”的美誉。他大胆地召开了第二次梵谛冈大公会议 (1962-1965), 影响全球教会更是深而且钜;实为教宗若望廿三世的最大贡献。
2014年4月27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由教宗方济各册封为圣人。
1893年,十二岁时进入贝加莫修院就读。 1904年,23岁时晋铎。 1904年,在贝加莫担任主教秘书,与主教分担牧灵工作。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入伍,在贝加莫医院照顾伤患。 战后在罗马担任行政工作及牧灵工作。
1925-1934年,驻保加利亚大使; 1934-1944年,驻土耳其大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中立保守态度,使其有效地帮助犹太人,让成千上万犹太人免于屠杀,并为饥饿不堪的希腊人提供帮助。); 1944-1953年,驻法国大使。1953年,任威尼斯总主教。 1958-1963年,任第 262 任教宗。担任教宗期间,他展露了他阅历深厚的人性与司铎的特质,强调牧灵是主教的本性。而于各国担任圣座大使的经历使其更加渴望基督肢体的合一。而在威尼斯任总主教的经验则让其有机会发挥牧灵与治理教会的才能。
若望二十三世以更新整个教会生活的视角出发,让传统的教义更适应现代社会。 他勉励大家以仁慈为先,与世界对话,而非谴责和对抗新观点,重新意识到教会的使命拥抱所有人。 若望廿三世于上任第三个月即提出召开第二次梵蒂冈会议;
会议的贡献与决议:
邀请远东与非洲地区主教出席,及基督新教各宗派人士列席旁听。
发表普世合一的通谕,承认与天主教无关的教会同属基督的教会,并准备参与普世教会运动。
发表宗教自由宣言,宣认个人与团体均享有宗教自由。
发表礼仪宪章,授权各国的教会在仪式中使用本国语言。
强调圣经重要性。
会议结束时间:直至1965年教宗保禄六世(Paul XI)任内才结束。
若望二十三世任教宗之初即擢昇八十七位枢机,跨国际性的包含多位发展中国家主教、黑人主教、非义大利籍主教。这也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 也发表许多通谕、劝谕、及书信。他因发表《慈母与导师》(Mater et Magistra)通谕、《和平与世》(Pacem in terris)通谕,以及在1962年秋古巴导弹危机时果断介入(在美苏冷战时期,曾致电及呼吁两国和平,促使古巴导弹危机解除); 1963年春季荣获“巴尔赞”和平奖。赢得全世界崇敬和爱戴。 他促进与其他宗教的合一。并曾与苏联对谈,关心铁幕中的教会。
即使在今天,第二次梵谛冈大公会议的震撼力仍旧馀波荡漾,而整个教会,也由此更具开放、包容的精神。 2014年4月27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由教宗方济各册封为圣人。
参考文献
- ↑ 教皇、神父、主教、大主教、红衣主教,谁的级别高,网易,2021-10-14
- ↑ 司铎的使命与职责,信德网,200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