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靈心日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靈心日記》,副标题:教宗若望廿三世,作者: 教宗若望廿三世 (Pope John XXIII),譯者: 項退結,出版社: 光啟文化事業,ISBN:9789575467814,出版日期:20180401,頁數:408,尺寸:14.8x21cm,分類:見證傳記/傳記,適用對象:適用所有人。

教宗的拉丁文原詞「Papa」源自希臘文的「πάπας」,原意為「父親」,起初用於對任何司鐸或主教[1]親暱的稱呼。4世紀或5世紀時,「πάππας」在西羅馬帝國仍頻繁地用於稱呼主教,盡管它已經開始逐漸轉變成現代的用途,即局限於稱呼羅馬主教,而在東羅馬帝國,尤其是在希臘和俄羅斯,司鐸[2]仍然稱為「πάπας」。

内容简介

教宗若望廿三世(1881-1963),义大利人,1958~1963年担任教宗。

他在任期间虽短,但以其开放、幽默、平易近人、良善的作风,为教会注入一股清新的朝气。

大胆召开梵二大公会议,提出「教会要合乎时代」(aggiornamento)呼召,影响深钜。

本书从14岁记录到81岁,是六十多年修道生活实录,

反映出他平实而真挚的人性、一切从实的来做的修行态度、以及在各种境遇中对上主的全心依赖。

阅读此书,能体验到上主无限的爱与慈悲!

陆思道蒙席(教廷驻华代办)

房志荣神父(辅仁圣博敏神学院教师)

曾庆导神父(辅仁圣博敏神学院教师,台湾总修院驻院神师)

蒋祖华老师(辅仁圣伯敏神学院灵修神学讲师与灵修辅导)

____诚挚推荐

作者簡介

作者 教宗若望廿三世—原名安傑羅.若瑟.龍嘉理(Angello Giuseppe Roncalli,1881-1963)

義大利(Sotto il Monte, Bergamo)籍 ,一位特別平民化的教宗。 他任職教宗期間雖短 (1958-1963),却以其開放、幽默、平易、良善的作風,為教會注入一股清新的朝氣。 享有「善良的教宗若望」的美譽。他大胆地召開了第二次梵諦岡大公會議 (1962-1965), 影響全球教會更是深而且鉅;實為教宗若望廿三世的最大貢獻。

2014年4月27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由教宗方濟各冊封為聖人。

1893年,十二歲時進入貝加莫修院就讀。 1904年,23歲時晉鐸。 1904年,在貝加莫擔任主教秘書,與主教分擔牧靈工作。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入伍,在貝加莫醫院照顧傷患。 戰後在羅馬擔任行政工作及牧靈工作。

1925-1934年,駐保加利亞大使; 1934-1944年,駐土耳其大使(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的中立保守態度,使其有效地幫助猶太人,讓成千上萬猶太人免於屠殺,並為饑餓不堪的希臘人提供幫助。); 1944-1953年,駐法國大使。1953年,任威尼斯總主教。 1958-1963年,任第 262 任教宗。擔任教宗期間,他展露了他閱歷深厚的人性與司鐸的特質,強調牧靈是主教的本性。而於各國擔任聖座大使的經歷使其更加渴望基督肢體的合一。而在威尼斯任總主教的經驗則讓其有機會發揮牧靈與治理教會的才能。

若望二十三世以更新整個教會生活的視角出發,讓傳統的教義更適應現代社會。 他勉勵大家以仁慈為先,與世界對話,而非譴責和對抗新觀點,重新意識到教會的使命擁抱所有人。 若望廿三世於上任第三個月即提出召開第二次梵蒂岡會議;

會議的貢獻與決議:

邀請遠東與非洲地區主教出席,及基督新教各宗派人士列席旁聽。

發表普世合一的通諭,承認與天主教無關的教會同屬基督的教會,並準備參與普世教會運動。

發表宗教自由宣言,宣認個人與團體均享有宗教自由。

發表禮儀憲章,授權各國的教會在儀式中使用本國語言。

強調聖經重要性。

會議結束時間:直至1965年教宗保祿六世(Paul XI)任內才結束。

若望二十三世任教宗之初即擢昇八十七位樞機,跨國際性的包含多位發展中國家主教、黑人主教、非義大利籍主教。這也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 也發表許多通諭、勸諭、及書信。他因發表《慈母與導師》(Mater et Magistra)通諭、《和平與世》(Pacem in terris)通諭,以及在1962年秋古巴導彈危機時果斷介入(在美蘇冷戰時期,曾致電及呼籲兩國和平,促使古巴導彈危機解除); 1963年春季榮獲“巴爾贊”和平獎。贏得全世界崇敬和愛戴。 他促進與其他宗教的合一。並曾與蘇聯對談,關心鐵幕中的教會。

即使在今天,第二次梵諦岡大公會議的震撼力仍舊餘波盪漾,而整個教會,也由此更具開放、包容的精神。 2014年4月27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由教宗方濟各冊封為聖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