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霍童镇上洋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霍童镇上洋村,位于蕉城区霍童镇的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1公里,东连大石、桃坑村,南与虎贝乡毗邻,西北与后洋、梅溪、坑头村接壤”,海拨740米,地势较为平坦,素有“高山小平原”之称。全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146户,总人口706人,耕地总面积993亩,其中水田797亩,人均耕地1.4亩。上洋村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先辈们为革命事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足迹。如今上洋人在享受先辈们留下的遗产的同时,正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设美丽的上洋村。[1]

中文名:上洋村

所属地区:福建省宁德市

人口数量:706人

海 拔:740米

基本概况

上洋革命老区基点行政村,位于蕉城区霍童镇的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1公里,东连大石、桃坑村,南与虎贝乡毗邻,西北与后洋、梅溪、坑头村接壤”,海拨740米,地势较为平坦,素有“高山小平原”之称。全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146户,总人口706人,耕地总面积993亩,其中水田797亩,人均耕地1.4亩。上洋村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先辈们为革命事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足迹。如今上洋人在享受先辈们留下的遗产的同时,正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设美丽的上洋村。

悠久的乡土历史

上洋村四周环山,似九风朝洋,故古称凤洋。相传早在隋朝末年,谏议大夫陈四公不满朝庭昏庸无道,率眷与石桥的黄鞠公、库山的朱明王等人同时入闽,到凤洋“石笋洞”隐居,开基立业,繁衍生息被后人尊称为开基公,并建祠祀之。据碑文记载“宫后门古墓”系陈四公墓,“宫前的石碑”系元朝至正已丑年(公元1349)年立,距今已有600多年;经省考古专家论证现存的“白叶楼瓷器厂址”系宋朝遗产;“坛亭遗址”等都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光辉的革命历程

l933年在叶飞、阮英平、范式人、池陈旺、吴永定等革命领导人的领导下,革命火种传播我村。由于上洋地域广阔,村落较多(36个自然村)山深林密等有利的地理条件,又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骨干,使我村成为梅坑革命地区的中心。l934年上半年苏维埃政府和中共宁德县委在坑头村成立,由于遭受国民党破坏后不久,即迁到我上洋墩头村,至l935年2月再次遭受国民党破坏。后在叶飞等同志领导下又在上洋村成立党的中心支部,下设小石、文湖等九个分支部,并先后在我村秘密设立了红军后方医院、土豪厂(用于拘押敌人)被服厂、刻印厂等。全村群众前仆后继,坚持长期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当时仅有500多人口的小山村先后就有200多名热血青年投身革命,巩固保卫红色政权,充实革命队伍,成为革命后方的保障力量。从此上洋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肉中刺,当我红军主力北上抗日时国民党反动派集中兵力对我苏区采取“三光政策”大举进攻围剿,据统计大小围剿达200多次,仅1935年6月就达24次。大小战斗百余次,全村原有的上白岩、新坑、坂头、墩头等36人自然村群众遭受敌人灭顶之灾、损失惨重,房屋被烧,被拆毁53座。致使21个自然村被毁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真是馨竹难书!直到全国解放之际全体仅剩下326从,为革命牺牲、失踪达180多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从政治上给予老区人民崇高的荣誉,生活上关心老区人民,帮助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全村有池陈旺(中共宁德县委书记)吴永定(中共周宁县委副书记)颜金裕(警卫连长)等22人被评为革命烈士称事情,永载英名史册;宋维叼、吴永溪、林田代、崔徐缘等26位同志被评为老红军、革命“五老”等光荣称号,至今尚有七人健在。

美丽的山水画卷

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现有林地面积17650亩,其中毛竹面积1700亩,古树名木繁多,自然的景观以“溪头双石笋、溪中观音坐莲、溪尾十八罗汉”连成一条风景带。“双石笋”、“八仙下棋”、“观音坐莲”、“鲤鱼朝天”、“东方明月”、“牟尼腹地”、“武将提刀”“猴子抬轿”等奇峰突起;“螃蟹把水口”、“陆里孩儿”、“田螺石”、“星星石”、“月出虎啸”等怪石磷峋,个个景点别具一格,活灵活现,还有着丰富神奇的传说;溪流域中瀑布、洞穴众多,有“里外龙潭”、“平坑龙潭”、“水尾龙潭”、“下厝瀑布”、“松岔瀑布”、“石笋洞”、“基仁洞”等等,平添了不少动感和神秘,如此众多的自然景观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朴实的前进步伐

上洋村人民继承革命光荣传统,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开创未来。建国5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已经改变过去贫穷落后的状况,特别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深化农村改革,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正向小康迈进;教育条件逐步改善,新盖教学楼一座,全村现有大中专毕业生13人,高中毕业生5人,目前高中、初中在校生20人,小学在校生80人;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老区“五通”,霍洋老区公路穿村而过,全村现有电视机70部,安装程控电话50部,同时也实现了老区几代人的梦想和夙愿。如今我村正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立足山区发挥资源优势,念好山经,朝着种、养、加方向发展。

视频

城阳镇赤岭上洋村“爱心通村路”竣工通车

参考文献

  1. [i·宁德 这些人、这些地沉淀了蕉城的红色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