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零排放四合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零排放四合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零排放四合院

地理位置: 东城区大兴社区居委会

建立时间: 2010年8月2日

基本特征: 实用、成本低、可复制等

北京首座"零排放"四合院正式启用。小院里加扇门,冬季挡风,夏季通风;大玻璃窗挂竹帘挡阳光避免室内成温室;照明等用电都靠太阳能。实用、成本低、可复制、技术难度低、使用材料大众成为四合院改造的基本特征。[1]

建筑简介

北京首座"零排放"四合院2010年8月2日在东城区大兴社区居委会建成,专家评价,作为北京文化的代表,四合院实现"零排放",不仅是对四合院的保护和发展的有益实践,也将为北京四合院的改造和保护提供一个范例。

"零排放"四合院是东城区大兴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地。四合院中的照明、电风扇、电视、投影仪、笔记本电脑都靠太阳能发电,其用电系统被连接在两块面积为8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上。在多功能厅的西北角有块蓄能电池,它除供电外,还能将用不完的电储存起来,而小院只有连续10天阴雨无法发电时才使用交流电。另外,整个小院照明使用的全是LED节能灯,一千小时仅耗几度电,所以,四合院照明几乎不用外来的交流电。

"院里开挖了一个3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汛期收集雨水,平时也能收集用过的清水。而通过一个手工压井和滴灌系统能为前后院的植物浇水,也能提水为院落降尘"。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段涛介绍,"零排放"四合院中还实现了全面的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低调启用

2010年8月2日,北京首座"零排放"四合院低调启用,现场既没有相关官员,也没有各路专家,甚至连剪彩都没有安排。之所以要打造"零排放"四合院,是因为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的代表。作为老北京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布局设计历经了几百年的淘炼,在适应北京特有气候条件方面表现出色,但满足现代"宜居"的要求可能尚有差距。如果在保留和传承的基础上,并仍坚持"小投入,大环保"的理念,通过合理应用低碳技术达到降低能量消耗并能实现现代人舒适的生活方式,那么老北京的四合院也完全可以焕发"新绿色"。

最佳平衡点

四合院"零运动"要在承传统文化、享受健康舒适现代生活方式、低碳节能等方面寻求最佳平衡点之所以要打造"零排放"四合院,是因为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的代表。段涛秘书长介绍,四合院作为老北京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布局设计历经了几百年的淘炼,在适应北京特有气候条件方面表现出色,但满足现代"宜居"的要求可能尚有差距。如果在保留和传承的基础上,并仍坚持"小投入,大环保"的理念,通过合理应用低碳技术达到降低能量消耗并能实现现代人舒适的生活方式,那么老北京的四合院也完全可以焕发"新绿色"。

基于此,老四合院成为2010年"老社区,新绿色"环保公益行动 "零运动"计划实施的首选。经过行动组多方走访、考查、沟通和比选,东城区大兴社区因其体量小、居住人口少易协调(居委会办公地)等原因成为"零运动"-零碳改造示范项目的实施地。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甚至找到故宫的古建专家实地看过并论证了方案后,项目在一个多月前正式启动。"之所以如此严谨,就是不能把环保改造变成破坏!"段涛这样表示。

大兴社区"零碳"改造示范项目以降低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的使用能耗为目标,由传统建筑技术应用、现代建筑技术应用、可再生资源利用及绿化四部分组成,力求在诠释各项环保技术应用的同时,在如何承传统文化、享受健康舒适现代生活方式、低碳节能等方面寻求到最佳平衡点。

基金会希望大兴社区"零碳"改造示范项目为政府及其他组织对北京传统民居生活方式的研究,为老社区特别是老四合院的环境改善提供借鉴并具有推广意义。同时,也希望这个完全由远洋设计和施工的纯"远洋制造"环保示范项目,在展示远洋环保形象的同时,也成为远洋自身探索绿色建筑、低碳住宅的载体,给远洋未来新开发产品带去借鉴和启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