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云南兔[1] (学名:Lepus comus),又称西南兔,是一种兔子,属兔科兔属。它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之一,在2000年发现于缅甸北部。
分布
云南兔在中国分布于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四川西南部和贵州西部,多生活于田野。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腾冲。
特征
云南兔体长33—48公分,尾长6一11公分,后足长9~13公分,耳长9~14公分;体重1.5—2.5公斤。体背面毛暗赭灰色,背脊具零乱黑色斑纹,腰臀部毛尖黑色,呈现黑色斑纹,臀部隐约有1灰色臀斑。头顶通常有一个白色小斑;耳背面暗褐色,耳缘灰白色,耳尖黑色。体侧面和前后肢前侧为鲜赭黄色;腹面除喉部为赭黄色外,腹毛及前后肢内侧白色。尾背面黑褐色,腹面灰白色。上门齿的齿沟深,其内面具白垩质填充。 云南兔的颅骨吻部粗短,额部比灰尾兔宽阔,约为颅长的23—30%。眶上突(即眶后突)低平,不上翘,其顶端不达颅顶最高水准线。鼻骨前端超出上门齿后缘垂直线(灰尾兔鼻骨前端明显不达上门齿后缘垂直线)。吻部粗短,基部较灰尾兔的宽,平均为颅长的37-45%。腭桥最窄处略短子内鼻孔宽。西南兔的眼睛很大,置于头的两侧,为其提供了大范围的视野,可以同时前视、后视、侧视和上视,真可谓眼观六路。但唯一的缺欠是眼睛间的距离太大,要靠左右移动面部才能看清物体,在快速奔跑时,往往来不及转动面部,所以常常撞墙、撞树。
习性
云南兔栖息于海拔1700-3200公尺的山麓或山腰灌丛中。兔巢多筑在茂密的灌丛或草丛中。 它多在白天活动,以植物为食物,西南兔的胃肠容积大,在发达的盲肠里有对粗纤维消化力很强的大量微生物。小肠末端有一个中间空、厚壁、富含淋巴滤胞、膨大成球状的淋巴球囊(圆形球囊),开口于盲肠。它具有节律压榨、吸收和分泌的三种功能,使它对粗纤维的消化率达到65%一78%(牛羊为50%一90%)。 云南兔是经济动物之一:毛皮有利用价值。
繁殖
每年产2-3窝。
亚种
- 云南兔指名亚种(学名:Lepus comus comus)。体长44—46公分,体重大于2公斤。枕鼻长等于颅全长。眶上突最不发达,前支纤细乃至消失,后支尖而细长;鼻骨后端较宽。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西部怒江河谷以西地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腾冲。[2]
- 云南兔彭氏亚种(学名:Lepus comus peni)。体形和指名亚种相近,枕鼻长小于颅全长。眶上突在3个亚种中是最为发达的1个亚种,后支粗大,近乎三角形。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昆明西部。[3]
- 云南兔滇中亚种(学名:Lepus comus pygmaeus)体较小,体长38—42公分,体重不超过1.7公斤,颅全长小于87公分。眶上突前后支较上述亚种略为发达,但前支也细长;吻较长,额部窄。。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丽江玉龙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