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双斑绿柳莺

双斑绿柳莺
Two-barred Warbler

Hiyashi Haka拍摄
图片来自flickr

基本资料

学名     Phyllowcopus plumbeitarsus

目/科/属  雀形/柳莺/柳莺

迁徏状态   过境鸟

普遍性    稀有

体长/体重  10-12cm/7-10g

双斑绿柳莺,雌雄同型。虹膜深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黄褐色。脚黑褐色。

  • 成鸟:
  1. 头上色泽较暗,长而明显的眉线黄白色,延伸至后枕。黑褐色过眼线。
  2. 体上大致为榄绿色,腰、背同色有2条明显黄白色翼带。
  3. 腹灰白色,有微微黄色细纹。胁略微榄灰绿色。

目录

栖地&习性

河谷及溪流沿岸的针叶林和针叶林的混交林如桦木和白杨木。

性活泼,常在树林中、上层枝梢间不停地跳跃觅食。

主要饮食细节几乎未知;记录小昆虫。单独,成对或在非繁殖季节以小型混合聚会觅食。

繁殖

约于5月至8月。6月底育雏。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繁殖范围丰富。俄罗斯东南部(乌苏里兰)森林中最常见的繁殖雀形目之一。

鸣声

声音响而干涩的“tissheep”或“chi-ree-wee”叫声。

外观相似性

暗绿柳莺与本种原为不同亚种,2015年裂分为独立种。暗绿柳莺Greenish Warbler(P.trochiloides)体背较灰,眉线眼前细,眼后粗,嘴较细,下嘴峰略暗。通常只有1条翼带且较细短,有时中覆羽羽尖淡色而另形成1条模糊短翼带。

极北柳莺头顶无顶冠纹,下嘴非全橙黄色。脚黄褐色。眉线未达嘴基。翼带较不明显。

黄眉柳莺体型较小,三级飞羽有白色羽缘。脚黄褐至暗褐色。翼覆羽与翼带颜色呈明显对比。

分布

EC&E西伯利亚,从下图格斯卡河R和下叶尼西河R上游到东南俄罗斯东南部和萨哈林州,从南到蒙古东北,中国东北和韩国;非育种的中国(云南东至西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南安南)。[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Two-barred warbler - 26/11 - 17 Triberga, Öland Sweden
Two-barred warbler - 26/11 -17 Triberga, Öland Sweden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