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

来自 动物界 的图片

中文学名: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隼形目鹰科

鹰属,雀鹰

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是雀鹰的亚种之一。隼形目鹰科鹰属,雀鹰,小型猛禽,体长30~41厘米。雌较雄略大,翅阔而圆,尾较长。雄鸟上体暗灰色,雌鸟灰褐色,头后杂有少许白色。下体白色或淡灰白色,雄鸟具细密的红褐色横斑,雌鸟具褐色横斑。 [1]

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 【中文别名】喜马拉雅山雀鹰 【拉丁学名】Accipiter nisus melaschistos

【命名者及时间】Hume, 1869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鹰科鹰属,雀鹰

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形态特征

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是雀鹰的亚种之一。小型猛禽,体长30~41厘米。雌较雄略大,翅阔而圆,尾较长。雄鸟上体暗灰色,雌鸟灰褐色,头后杂有少许白色。下体白色或淡灰白色,雄鸟具细密的红褐色横斑,雌鸟具褐色横斑。尾具4~5道黑褐色横斑,飞翔时翼后缘略为突出,翼下飞羽具数道黑褐色横带,通常快速鼓动两翅飞一阵后接着又滑翔一会。虹膜橙黄色,嘴暗铅灰色、尖端黑色、基部黄绿色,蜡膜黄色或黄绿色,脚和趾橙黄色,爪黑色。

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等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冬季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农田地边、以及村庄附近,尤其喜欢在林缘、河谷,采伐迹地的次生林和农田附近的小块丛林地带活动。喜在高山幼树上筑巢。

常单独生活。或飞翔于空中,或栖于树上和电柱上。飞翔时先两翅快速鼓动飞翔一阵后,接着滑翔,二者交互进行。飞行有力而灵巧,能巧妙的在树丛间穿行飞翔。以鸟、昆虫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鸠鸽类和鹑鸡类等体形稍大的鸟类和野兔、蛇等。

雀鹰发现地面上的猎物后,就急飞直下,突然扑向猎物,用锐利的爪捕猎,然后再飞回栖息的树上,用爪按住猎获物,用嘴嘶裂吞食。在雀鹰的食物中,有5%是昆虫,15%是鸟类,80%是鼠类,因此堪称是鹰类中的捕鼠能手。

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森林中的树上,距地高4~14米。巢通常放在靠近树干的枝叉上。常在中等大小的椴树、红松树或落叶松等阔叶或针叶树上营巢,有时也利用其他鸟巢经补充和修理而成。巢区和巢均较固定,常多年利用。

巢呈碟形,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垫有云杉小枝和械树、卫茅等新鲜树叶。每窝产卵通常3~4枚,偶尔有多至5枚和6枚甚至7枚和少至2枚的,通常间隔1天产1枚卵。卵呈椭圆形或近圆形,鸭蛋清色、光滑无斑,大小为29.8×38.6毫米,重17~18克。雌鸟孵卵,雄鸟偶尔亦参与孵卵活动,孵化期32~35天。雏鸟晚成性,经过24~30天的巢期生活,雏鸟即具飞翔能力和离巢。

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洲中部山区和喜马拉雅山脉。

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参考来源

  1. 雀鹰喜马拉雅山亚种,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