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隱形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隱形技術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方塊字[1],是世界上最典雅、最俊美的文字。四角方方,大氣承當。四平八穩,神州永昌。她講究字體的間架結構,平衡布局。也講求字形的沉穩厚重,大氣端莊。橫要平豎則直,切不可頭重腳輕根底輕飄[2]

名詞解釋

隱形技術(stealth technology)俗稱隱身技術,準確的術語應該是「低可探測技術」(low observable technology)。即通過研究利用各種不同的技術手段來改變己方目標的可探測性信息特徵。

隱形技術是傳統偽裝技術的一種應用和延伸,它的出現,使偽裝技術由防禦性走向了進攻,由消極被動變成了積極主動,增強部隊的生存能力,提高對敵人的威脅力。

探索原理

等離子體

實驗證明,用等離子氣體層包圍諸如飛機、艦船、衛星等的表面,當雷達波碰到這層特殊氣體時,由於等離子體層對雷達波有特殊的吸收和折射特性,使反射回雷達接收機的能量很少。例如,應用等離體技術可使一個13厘米長的微波反射器的雷達平均截面在4~14吉赫頻率範圍內平均減小20分貝,即雷達獲取的回波能量減少到原來的1%。美國休斯實驗室已進行了這方面的實驗。

仿生技術

試驗證明,海鷗雖與燕八哥的形體大小相近,但海鷗的雷達反射截面比燕八哥的大200倍。蜜蜂的體積小於麻雀,但它的雷達反射截面反而比麻雀大16倍。有關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這些現象,試圖採用仿生技術,尋求新的隱身技術。

微波傳播指示

這種技術是利用計算機預測雷達波在大氣中的傳播情況。大氣層的變化(如濕度、溫度等的變化)能使雷達波的作用距離發生變化,使雷達覆蓋範圍產生「空隙」(即盲區),同時雷達波在大氣里傳播時要形成「傳播波道」,其能量集中於「波道內」,「波道」之外幾乎沒有能量。如果突防兵器在雷達覆蓋區的「空隙」內或「波道」外通過,就可避開敵方雷達的探測而順利突防。

新型材料

隱形材料是隱身技術發展的關鍵。世界軍事大國正在開發以下幾種新型隱形材料:

手性材料

(chiralmaterial)。手性是指一種物體與其鏡像不存在幾何對稱性且不能通過任何操作使物體與鏡像相重合的現象。研究表明,具有手性特性的材料,能夠減少入射電磁波的反射並能吸收電磁波。用於微波波段的手性材料都是人造的。採用手性材料的結構與微波相互作用的研究始於50年代,到80年代,有關手性材料對微波的吸收、反射特性的研究才受到一些研究部門的重視。研究的雷達吸波型手性材料,是在基體材料中摻雜手性結構物質形成的手性複合材料。

納米隱形材料

近幾年來,對納米材料的研究不斷深入,證明納米材料具有極好的吸波特性,因而引起研究人員的極大興趣。美、法、德、日、俄等國家把納米材料作為新一代隱身材料進行探索和研究。

導電高聚物材料

這種材料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由於其結構多樣化、高度低和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因而引起科學界的廣泛重視。將導電高聚物與無機磁損耗物質或超微粒子複合,可望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輕質寬頻帶微波吸收材料。

多晶鐵纖維吸收劑

歐洲伽瑪(GAMMA)公司研製出一種新型的雷達吸波塗層,系採用多晶鐵纖維作為吸收劑。這是一種輕質的磁性雷達吸收劑,可在很寬的頻帶內實現高吸收效果,且重量減輕40%~60%,克服了大多數磁性吸收劑所存在的過重的缺點。

智能型隱形材料

智能型隱形材料和結構是8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它是一種具有感知功能、信息處理功能、自我指令並對信號作出最佳響應功能的材料和結構,為利用智能型材料實現隱形功能提供了可能性。

隱形技術正向着綜合運用、權衡隱形性能和其他性能、擴展頻率範圍和應用範圍、降低成本等方向發展。

超材料

隱形技術中最大有可為的新進展或許是一種叫做「超材料」的奇異材料,有朝一日它也許真的能讓物體隱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超材料曾被認為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它違反了光學定律。然而,2006年,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的研究者成功挑戰傳統概念,使用超材料成功讓一個物體在微波射線下在2維平面上隱形。我們有史以來頭一次擁有了能使普通物體隱形的方案(五角大樓的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The Pentagon’s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DARPA]資助了這一研究)。2010年,來自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KIT) 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的研究者成功讓金膜塊在1.4到2.7微米波下在3維空間中成功隱形,離在可見光(可見光波長0.4~0.7微米)下達到隱形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