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除九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除九法是中国的一个专有文化术语。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1]。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2]。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除九法亦称“除九查对法”。除九法是指用差数除以9来查找错账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查找数字错位和邻数倒置所引起的差错。顺序错位是指数字写错位数,如40写成了400这就使原数字被增大了9倍,如用9去除这个被增大的差数,就可以得到原来正确的数字。数字颠倒(邻数倒置)是指前后两个数字位数颠倒,如24被错写成42,两数相差18,将18被9来除商为2,该数则是被颠倒的数位4与2的差,根据这个差数,可以查出错数。如数字错位发生在百位、千位数,则可以此类推。

除九法的运用情况

除九法可以运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1、会计人员误将数字写小。此时以差数除以“9”后得出的商即为写错的数字,商乘以“10”即为正确的数字。上例差数360(即400-40)除以9,商40即为错数,扩大10倍后即可得出正确的数字400。

2、会计人员误将数字写大。此时以差数除以“9”后得出的商为正确的数字,商乘以“10”后所得的积为错误数字;

3、会计人员误将邻数颠倒。此时颠倒的两个数字之差最小为“1”,最大为“8”(即9-1)。会计人员可以将差数除以“9”,得出的商连续加“11”,直到找到颠倒的数字为止。如会计人员将“78”记为“87”,其差数为“9”。则将差数除“9”得“1”。连加“11”后可能的结果为“12”、“23”、“34”、“45”、“56”、“67”、“78”、“89”。当发现账簿记录中出现上述数字“78”时,则有可能正是颠倒的数字。

除九法的运用

在登账过程中可能会把数字的位数搞错。如十位数记成百位数,而百位数记成千位数或者把千位数记成百位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差数均可被9整除,其商数就是要查找的差错数。如果是大数记成了小数,例如:52 830误记成是5 283,差数47 547,除以9后,商为5 283,你就可以在账簿上查找是否将52 830误记为5 283;如果是小数记成了大数,例如,420误记成4 200,差数为3 780,除以9后,商为420,将420乘10后得4 200,你就可以在账簿中查找是否将420误记为4 200的情况。

邻数倒置(即倒码)。如果记账时,出现将相邻两位数或三位数的数字顺序颠倒的错误,也可采用“除九法”查找。如将52误记为25,或将25误记为52,两个数字颠倒后,个位数变成了十位数,十位数变成了个位数,这就造成了差额为9的倍数。如果前大后小颠倒的前小后大,正确与错误的数的差额就是一个正数,这个差数除以9所得商的有效数字便是相邻颠倒两数的差值。如将52错记为25,差数27除以9的商数为3,这就是相邻颠倒两数的差值(5-2)。如果前小后大颠倒的前大后小,正确数与错误数的差数则是一个负数,这个差数除以9所得商数的有效数字就是相邻颠倒两数的差值,如将25错误记为52,差记数-27除以9的商为-3,这就是相邻颠倒两数差值(2-5)。我们可以从与差值相同的两个相邻数范围内去查找。这样就缩小了查找范围。

除九法和除二法的比较

除九法和除二法是两种不同的会计错账检查方法。除二法是一种常见而简便的会计错账检查方法。会计人员记账时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借贷方记反或红蓝字记反的错误,简称为“反向”。反向存在特定的规律,即错账差数一定是偶数,会计人员只要将差数用“2”除得的商就是错账数。因此称这种查账方法为“除二法”。而如果错误差数为奇数,则表示没有记账反向的可能,就不能使用除二法进行错误查找。

例如,会计人员将应记入“原材料”科目的借方金额4000元误记入贷方,则该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将小于其总分类科目期末余额8000元。被“2”除的商4000元即为借贷方向反向的金额。同理,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600元,即应查找有无300元的贷方金额误记入借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