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陕西法门寺佛指骨舍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佛指骨舍利

 

原图链接来自 搜狗 的图片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内,存有一枚释迦摩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在历史上,曾经先后有四位皇帝发动过毁佛、灭佛的事件,分别是韩愈谏佛骨之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韩愈谏迎佛骨之后的唐武帝李炎后周世宗柴荣,佛家称"三武一宗"法难。 因此中国的佛舍利在当时也大部分遭到毁坏。 为了避免佛指骨真身舍利遭到损毁,僧人另外仿制了三枚佛骨,也就是所谓的"隐骨"。

概述编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内,存有一枚释迦摩尼的真身指骨舍利。 在历史上,曾经先后有四位皇帝发动过毁佛、灭佛的事件,分别是韩愈谏佛骨之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韩愈谏迎佛骨之后的唐武帝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佛家称"三武一宗"法难。 因此中国的佛舍利在当时也大部分遭到毁坏。为了避免佛指骨真身舍利遭到损毁,僧人另外仿制了三枚佛骨,也就是所谓的"隐骨"。

1987年,法门寺从倾倒的佛塔底下,发现塔基地宫,并找到四枚佛指骨舍利。 这四枚佛指舍利,除第三个发现的灵骨微黄,质地似骨以外,其余三枚质地均为白玉,也就是仿佛祖真身灵骨而造的"隐骨"。 赵朴初认定为"影骨":影骨即灵骨之影应、应现,以证示灵骨之不灭,影骨与灵骨是不一不异的关系;影骨也被视为圣骨,供养规格与佛的真身舍利相同,"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真身舍利为释迦牟尼佛的一节中指骨。 这枚指骨舍利在唐人文献中有"佛骨"、"佛指骨"、"真身"、"金骨"等不同称谓。 佛指舍利的形制,唐释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其舍利,开头如小指初骨,长寸二分,内空方正,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净。" 《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文志》载:"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形状与道宣《感通录》和《志文碑》所记吻合。

舍利子的发现

1987年4月3日,勘察现场休息时间,突然有人惊呼。 浮土之下,考古人员无意间发现了一块白玉石板。 清掉石板上覆盖的浮土,一尊雄狮浮雕显露出来。 当考古队员推开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时,一个洞口出现在人们眼前。 那个狭小的洞口里一片幽暗。 传说中神秘的佛骨舍利会不会被埋藏在洞里? 种种迹象表明,人们要先找到地宫入口。 果然,队员们在前方大殿后发现了一个漫步踏道,它应该是通往地宫的出入口。 1987年4月9日,考古队员小心翼翼推开地宫第一道门,一股霉气扑面而来。 门内是一段幽暗隧道,墙壁为黑色大理石拼贴。 因为年代久远,石壁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斑驳。 在石壁东侧,考古队员突然有新发现,石壁上刻有文字。 字由白色颜料书写,纵向排成几列。 这些字是谁写上去的,是什么意思? 石壁上的文字一时无法索解,只能留待日后仔细研究。 就在队员失望时,在隧道尽头,两块石碑进入他们的视线,石碑为黑色大理石材质,碑文在手电光下依然清晰可辨。 这两块石碑又会透露什么秘密? 但是更意料不到的情况突然发生了,没有任何征兆,隧道顶上突然有碎土掉下。考古队员不得不先撤离地宫。 在白玉灵帐中,人们发现了一枚玉制仿制的舍利。 地宫实地考古探察工作不得不暂时终止。 经研究后决定,接下来的考古勘探将严格控制进入地宫的人数,并且加快进度。随后被搬出地宫的两块石碑,共计刻有约900字。 专家发现一个是记事碑,一个是物账碑。 从文字内容分析,石碑是唐代最后一次迎送佛骨时留下的。 而这浩大活动的主角———神圣的佛祖真身舍利',会不会出现在地宫里呢? 在两块石碑被移开后,又一道门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石门左右两边的门扇上,各雕刻一尊精美的菩萨像。 进门后,地面上是一堆又一堆码叠整齐的丝织品。 尽管历经漫长岁月,但这些丝织品依然精美光鲜。 在前室尽头,一座汉白玉石塔静静伫立在一角。 这座后来被称为阿育王塔的汉白玉石塔,大约有80厘米高,四面有精美的彩绘浮雕,塔盖、塔刹、塔身、塔座均保存完好。 千年的谜底,神秘的佛骨舍利,会不会就在眼前的塔里? 没想到,阿育王塔后面发现了另外一道石门,门后必然还有密室。 这道门的门扇上雕刻着天王力士彩绘浮雕。 采用如此造型,是否暗示了门后的世界将非同寻常?第三道门打开后,呈现的是法门寺地宫的中室。 中室是一个方形空间,中央放了一个白玉灵帐,这是一个国宝级文物,上面的雕刻是非常精细。 这个灵帐里会不会藏有人们迫切期待的谜底? 几天后的集中清理中,人们果然在灵帐中发现了一枚舍利,但那是一枚玉制仿制品。 因为有发现阿育王塔的经验,在汉白玉灵帐后面,果然又是一道石门,这道门上没有锁。 门内是地宫的后室,后室的情景令人震惊,里面竟然摆满文物。 地宫密龛里,发现世上仅存的指骨舍利佛指舍利用五重宝函包装。 第一重宝函为铁质,出土时已锈迹斑斑,呈深褐色。铁函之外,还曾包裹着一层丝绸织物,因年代久远而朽坏殆尽,仅可从残片中识别出它原来的材质和纹样。 第二重宝函紧套在第一重宝函之内的是一个精美的银质鎏金函,函身雕凿有四十五尊佛造像。 第三重宝函是一银包角雕花檀香木函第四重宝函是一副水晶椁,椁顶嵌有黄、蓝宝石各一颗,在椁盖上雕着观音菩萨坐像。 第五重宝函是一个壶门座玉棺,棺盖雕刻普贤菩萨像,玉棺放在雕花棺床之上。 玉棺之内供养的舍利是释迦牟尼佛真身灵骨,为左手中指,指节颜色微黄,有裂纹和斑点。 据发掘者称,刚刚出土时,玉棺内有液体,灵骨因在液体中浸泡千年而骨质松软,且有白色小霉点附在灵骨之上。 这枚释迦牟尼佛中指骨舍利是唯一发现的佛指舍利,是佛家信仰的圣物之一。赵朴初赋长歌以赞,影响之盛实乃有国之最。    [1]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网2009年3月30日   佛指骨舍利],中国新闻网2009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