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陈茹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茹玉 编辑 陈茹玉(1919年9月24日-2012年3月11日),福建省闽侯县人,有机合成化学家、合成农药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2年陈茹玉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重庆北碚中央工业试验所工作;1944年到云南大学矿冶系任教;1946年回天津在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1948年赴美留学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化学系攻读有机化学;1950年获得硕士学位;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得到“西格玛赛”荣誉学会颁发的金钥匙;1956年回到中国,在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兼有机化学教研室副主任;1965年陈茹玉采用先进方法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个除草剂“除草剂Ⅰ号”,获国家科委颁发的二等奖;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1年出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2] ;20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士;2009年获得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2012年3月11日逝世,享年93岁 [3] 。 陈茹玉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物活性有机磷化合物如除草剂等的合成及相关反应;具有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的含磷及锗磷化合物的合成及相关反应;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和鉴定生物活性化合物 [4] 。

人物关系


纠错

中文名 陈茹玉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福建闽侯 出生日期 1919年9月24日 逝世日期 2012年3月11日 职 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印第安纳大学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主要成就 ▪ 科研成就 ▪ 人才培养 ▪ 荣誉表彰 3 社会任职 4 个人生活 5 人物评价 6 人物影响


人物生平 编辑

陈茹玉 早年(2张)


1919年9月24日,陈茹玉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父亲是银行职员,在天津任职,6岁随父母举家迁往天津,初到天津,父母便让她到天津圣功女中(现天津市新华中学)读书 [5] 。 1931年,陈茹玉完成六年的小学生活后,以优异的成绩争取到了公费读书资格,进入到直隶省省立女子中学(现天津市海河中学)继续读书 [6] 。中学阶段的她沉静寡言,珍惜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专心苦读,酷爱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37年,高中毕业后不久发生了卢沟桥事件,日本兵曾三次在中学驻扎,校舍被严重破坏,学校被迫停课。看着自己的学校遭受践踏,陈茹玉心中万分难受。 1938年,陈茹玉从报纸上得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招生的消息后,于是抱着科学救国的宏愿,说服父母,只身到昆明报考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数学功底扎实的陈茹玉本来想报考数学系,恰巧西南联大外语系的陈福田在报名现场,鼓励她学化工,最终她决定报考化学系,并进入化学系就读 [7] 。

陈茹玉与何炳林(2张)


1942年,从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杨石先教授的推荐下,前往重庆北碚中央工业试验所工作,担任工业试验室做技术员,后到大溪口钢铁厂化学分析室任技术员。 1944年,联系去了云南大学工作,担任矿冶系助教。 1946年,回天津在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 1948年2月,陈茹玉和丈夫何炳林双双考取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生,赴美留学,学习半年后来曾在印第安纳大学做访问教授的杨石先为何炳林写推荐信,陈茹玉便与何炳林一同转入印第安纳大学化学系开始研究生学习,师从约翰·比尔曼教授。 1950年,获得硕士学位。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得到“西格玛赛”荣誉学会颁发的金钥匙荣誉,博士毕业后提出的回国申请被美国拒绝,到西北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工作 [8] 。 1956年,陈茹玉和何炳林回国后到南开大学任教,在杨石先教授的带领下开始了有机农药的研究。

陈茹玉 院士(2张)


1957年,中国科学院与南开大学合作建立了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陈茹玉在元素所开始研究工作。 1958年,兼任南开大学化学系农药和有机磷两个研究室的组织和筹建工作,并任农药室主任,从事农药化学研究工作,这是中国正规设立农药研究的开端。 1968年,南开大学指挥部发出了清理阶级特务的第一号《通告》,陈茹玉被打成“国民党”“特务”,她接受了较长时间的审查,被十几次抄家,很多珍贵的外文研究资料和书籍都被抄走。 1978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中,陈茹玉和同事们在1970年的研究成果“燕麦敌2号”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任所长。 20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2009年,获得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 [9] 。 2012年3月11日,陈茹玉逝世,享年93岁 [10] 。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期间,陈茹玉从事的是新偶氮染料的合成及将其应用于蛋白质结构分析的研究。回到南开大学,在杨石先教授的带领下放弃了原来的研究方向,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开始了有机农药的研究,讲授了“有机磷化学”“有机农药化学”等课程,在短时间内,自主研制出一批农药产品,缓解了中国长期依赖农药进口的局面。陈茹玉和南开大学的同事们积极从事有机磷杀虫剂及除草剂的研究,她从美国带回来的仪器也派上了用场。 1959年陈茹玉带领科研团队合成了对人畜危害不大、防治害虫效果极好的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马拉硫磷”和防治锈病的“灭锈一号”,并且在校内建成了生产车间。这项研究不仅将有机磷化学研究从科学转化成国家急需的农药品种,而且填补了中国在农药生产中的空白,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62年开始从事化学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1966年)。1965年采用先进方法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个除草剂“除草剂Ⅰ号”,是中国第一个自主创制的农药新品种,陈茹玉因此荣获了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70年与其他科研工作者研制成功了新型除草剂“燕麦敌2号”,以及生长调节剂“矮键素”。1979年又研究出合成除草剂“磺草灵”的新方法,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及研究优秀论文奖。1981年和她的科研集体研制成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大豆、花生等作物增产10%-30%。 陈茹玉从事有机磷化学及农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有机农药化学方面,系统研究了几类新除草剂的合成及性能。开发成功“黄草灵”、“燕麦敌二号”等农药品种,创制“除草剂一号”新品种、“7841”植物生长调节剂投入生产并获国家专利。在有机磷化学方面,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磷化合物,合成多种新型含磷杂环化合物,并创制一种对人畜无害的麦田除草剂。在中国国内,率先开展计算机辅助下有机磷农药(除草剂)的结构与活性定量关系的研究,成功创制出具有高除草活性的硫代磷酰胺酯,取得重大成果。 陈茹玉在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对除草剂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定量关系的研究,以及有机磷化合物的研究。陈茹玉在她的研究室中首先提出开展除草剂的QSAR研究,1981年通过鉴定的胺草磷就是通过先计算后合成的除草剂,因而获得了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成果促进了农药作用方式、毒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陈茹玉在对天然产物农药的研究以及创制新农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陈茹玉主持的“磷酰胺酯结构与除草活性定量关系”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有机磷杂环化合物”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二等奖、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年抗癌药物“CPLT”等研究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5] 。 主要论著 截至2012年,陈茹玉发表论文250余篇,专著5部 [5] 。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2.09 《农药化学》 陈茹玉等编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07 《有机磷化学研究》 陈茹玉,刘纶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08 《有机磷农药化学》 陈茹玉,刘纶祖编著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10 《有机磷化学》 陈茹玉,李玉桂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期刊论文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1R,3S,5S-3-(4-Methyl phenoxy)-3-thio-1,8,8-trimethyl-2,4,3-diazaphosphabicyclo [3.2.1]octane and Its 1R,3R,5S-Diastereoisomer LIJIAN LIU RENXI ZHUO RUYU CHEN Phosphorus,Sulfur,and Silicon, 1995, Vol.107,pp.107-117 Synthesis of Pentacoordinated Germanium Compounds Containing a Phosphonyl Group Ruyu Chen, Lunzu Liu, and Zhongbiao Zhang,Heteroatom Chemistry, Vol. 6, No. 6, 1995 Synthesis of 2-Germatranylmethylsuccinimides Zhongbiao Zhang and Ruyu Chen Heteroatom Chemistry Vol. 7, No. 6, 521(1996) A Simple,Efficient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Some Amino acid Linked Ureido phosphoramidate derivatives Ru Yu CHEN and Jia ZHOU,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Vol.7, No.6,pp539-542 ,1996 Hydrolysis of N-(Methoxycarbonyl-OR Isopropylcarbamoyl methoxyp-hosphonyl)- a -amino acid esters Hui Ying LI, Ru Yu CHEN and Kang Tai REN Phosphorus, Sulfur,and Silicon, Vol.119,p.279-283(1996) A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Phenyl α-(Benzyloxycarbonylamino)benzyl- phosphinic Acids Qing Dai, Ruyu Chen Synthesis No.4, 415(1997) Synthesis of Dialkyl a -(p-Toluenesulfonureado)phosphonates and Their Quantitative Structure-Anti-Tmv Activity Relationship Qing DAI and Ruyu CHEN Phosphorus,Sulfur,and Silicon, 1997, Vol.122, pp.261-267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Novel Cyclic Phospholipid Analogues Containing Thio(Seleno)Phosphate-phosphonate Linkages,Jia Zou and Ru –Yu Chen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28(14),2653-2657(1998) Synthesis of 2-[(Benzyloxycarbonylamino)phenylmethyl]-1,3,2benzo- dioxaphosphole 2-Oxides Qing Dai, Ruyu Chen, Chunxing Zhang, Zhun Liu Synthesis 405-408(1998) Six-membered cyclic phosphate-phosphonates:synthesis and stereochemistry of cis/trans-2-phosphorylbenzyloxy-4-aryl-5,5-dimethyl-1,3,2-l 5-dioxaphosphorinane-2-thiones(selones) Jia Zhou and Ruyu Chen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2917-2921,1998 Desulfurization Reaction of cis-1,2-Diphenyl-3-aryl-1,4,2-diazaphospholidin-5-thione-2-oxides Utiliaing an Ag+-H2O or ROH System,Jia Zhou and Ruyu Chen Heteroatom Chemisry Vol.9, No.6, 585-590(1998)



人才培养 陈茹玉为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培养出一批技术强、水平高、素质好的科研队伍,也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农药方面的人才 [11] 。陈茹玉孜孜不倦地从事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工作,先后讲授过《半微量有机分析化学》,《有机磷杀虫剂》,《有机农药化学》,《有机磷化学》等,并参加研究生教材的编写 [12] 。 1962年,陈茹玉作为全国唯一的一所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也创建了国家第一批重点学科、第一批博士点、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13] 。截至2012年,陈茹玉共培养30余名硕士生及20余名博士生和6名博士后。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颁奖单位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改名为院士) 中国科学院 1982年 天津市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育工作者证书 天津市人民政府 1983年 全国“三八红旗手”证书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1989年 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份子奖状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 1990年 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天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1990年 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国家科委、国家教委 2009年 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天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80年6月-1983年4月 天津市第六届政协副主席 [14] 1983年4月-1988年5月 天津市第七届政协副主席 [15] 1988年5月-1993年6月 天津市第八届政协副主席 [16] 1993年6月-1998年5月 天津市第九届政协副主席 [17]

中国农药学会副理事长


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化学会理事及有机化学组副组长


中国农药化学学会副理事长


国际主族元素化学委员会委员


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个人生活 编辑 陈茹玉在西南联认识了与她在生活和事业上相随相伴、携手共进的何炳林 [13] 。1946年,陈茹玉和何炳林结婚,结婚礼堂选在昆明城里的锡安圣堂 [18] 。


人物评价 编辑 陈茹玉是中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她一直致力于理科大学的教学、科学研究,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素以真诚坦率、诲人不倦著称;在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农药和开展有机磷杂环化学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最突出的成就是对除草剂和有机磷化学的研究,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同时又开始利用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提取分离和鉴定有效成分开发新农药 [6] 。(天津市海河中学评)


人物影响 编辑 陈茹玉奖学金 2005年,87岁的何炳林和86岁的陈茹玉一同决定捐资40万元,将其一分为二,分别在他们曾任所长的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和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设立基金。1月19日,第一届“陈茹玉奖学金”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