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陈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瑄
陈瑄
原文名 Xuan Chen
出生 1365年
安徽合肥
逝世 1433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军事将领、水利专家

陈瑄,(1365年-1433年),字彦纯,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代军事将领、水利专家,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

人物生平

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建昌土司月鲁帖木儿发动叛乱。陈瑄随军讨伐,逾梁山,平天星寨,连破宁番卫诸蛮族,而后又征讨盐井,进攻卜木瓦寨。当时,陈瑄所率中军被叛军重重围困。他身先士卒,下马步战,接连射杀叛军,足部受伤后裹伤继续迎敌。战斗从巳时一直持续到酉时,终于将叛军击溃。

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陈瑄从征叛番贾哈剌,从小道出奇兵,趟过打冲河(今雅砻江),并搭建浮桥,接引大军渡河。他下令拆掉浮桥,以示破釜沉舟,结果连战连捷。

建文四年(1402年),陈瑄升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统领水师,镇守南京江防,以抵御燕军。

永乐元年(1403年),陈瑄被任命为总兵官,总督海运(海上漕运)

永乐七年(1409年),陈瑄与安远伯柳升一同率水师巡海,结果在青州海面遇到倭寇侵掠沙门岛。他当即迎击倭寇,一直追击到朝鲜国境内的金州白山岛,将倭寇船只全部焚毁。

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命陈瑄与丰城侯李彬[1]统领浙江、福建两地水师,剿捕海寇。

永乐十年(1412年),陈瑄上奏道:“嘉定县濒海之地,正当江流冲会,其地平衍,无大山高屿可恃。海舟于此事故频发,常有触礁、搁浅。”他征得明成祖的同意,在嘉定县的青浦筑成方圆百丈、高三十余丈的土山,并于山上立土堡作为航海标识,以提醒过往海船避让。

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成祖因会通河全面通航,决定停止海运,改走内河漕运,仍由陈瑄负责。

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继位,仍任命陈瑄为总兵官,驻节淮安。陈瑄不但督理漕运,还兼管淮安的地方事务,抚辑军民,所领官军悉听节制。

宣德六年(1431年),陈瑄再次上奏如果让江南的百姓拨粮食给附近的卫所,由官军运送到北京,根据里程付费并付给耗米,这样军民都会方便。”明宣宗遂命黄福和侍郎王佐加以执行。从此,漕运由民运改为兑运。

宣德八年(1433年)十月,陈瑄在淮安总兵官任上病逝,终年六十九岁。

主要成就

陈瑄早年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他在洪武年间任职于四川,曾随军征讨南番、越巂、百夷,参与平定月鲁 帖木儿、贾哈剌的叛乱,为明朝初期西南边境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陈瑄在靖难之役时是南军水师统帅,镇守江防,但却主动迎降燕军,使得明成祖顺利入南京称帝。他也因推戴之功获得平江伯的爵位。

陈瑄在仁宗年间曾上疏言事,提出“重国本、择贤能、苏民力、兴学校、整军伍、谨边防、走漕运”七条政治主张,包罗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国防等多方面,每条都切中时弊,还提出应对之策。

陈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漕运总兵官,督理海上漕运、内河漕运共计三十年,为明代漕运事业的发展和漕运管理制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陈瑄在理漕的同时,还针对南北两段京杭运河的治理与改造,提出了大量的建议

个人评价

杨士奇: 自少颕敏不凡,好善恶恶,内笃孝行。 公善任使,均劳逸,秋豪无取于下,凡漕途奸弊,扫涤一清。③ 公为人闿爽英毅,弘度伟畧,禂人广会,谈论亹亹,伦辈推服,公余披阅载籍,考知往古成败治乱之故,喜近逢掖士,时相讲议,善交际,能推利为义,所至以济人为心,多所建置,人用德之不忘。(《平江侯谥恭襄陈公神道碑铭》)

罗龠:陈瑄通南北漕运,每岁四百万石至京师,国家万年,诚万世之利也。

程敏政:﨣﨣陈将军,平江始开国。少年八石弓,勇气屡破贼。朅逢中兴主,得附升天翼。当宁念丰镐,京邑望南北。安得萧与韩,晏岁足兵食。将军家合肥,老大谙稼穑。一朝被简知,舞蹈奉明敕。建牙淮水阳,诸路尽承式。孜孜竭众智,疏凿靡馀力。廒庾便交挽,堤闸济危啬。艘舸随浅深,湖坝几通塞。百年民力苏,万里海涛息。居然奠东南,不复困供亿。将军去几时,寝庙见颜色。火旗与云马,夜下不可测。父老说遗事,往往动遐忆。征夫多苦辛,国本在培植。贤孙今代将,当复守成则。东风吹客舟,清口日初昃。公忠夙所钦,再拜读铭刻。(诗作《怀贤诗二章·平江伯陈恭襄公》)

朱厚照:肇运金汤数十载,敷土奠川,当日中流资砥柱;开漕利涉千万年,河清海晏,今时江汉永朝宗

张瀚:漕渠之功在江淮以南者,平江伯陈瑄为大,在齐鲁以北者,尚书宋礼为多。

王世懋:国朝称治河功,前有陈平江瑄,宋尚书礼,徐武功有贞,刘尚书大夏,近则潘尚书季驯。

樊升之:贾生之治安,晁错之兵事,江统之徙戎,是万世之至画也,李邺侯之屯田,虞伯生之垦墅,平江伯之漕运,是一代之至画也。李允则之筑圃起浮屠,范文正、富郑公之救荒,是一时之至画也。画极其至,则人情允协,法成若天造,令出如流水矣。

谈迁:江淮漕运力,其事赖恭襄。绿京书元使,黄头歌擢郎。何人敢折柳,无岁不思棠。郑伯渠今在,区区未足方。(诗作《平江侯陈恭襄祠》)

查继佐:知海运之艰,犹能踵宋礼漕议悉,瑄亦饱边大依赖也。张航海赫、朱舳舻寿之后,不可无平江。而不慊后世,以防燕而迎燕。

杨昶:天下大定,公总百万之兵、漕百万之粟不告劳,而京师边鄙岁皆仰足,功亦大矣。昶尝求公之为人,盖好善而多略,知人而善用者也。开府之日,凡吴、楚、江、浙、荆、舒、淮、扬自万户以至齐民,凡有才足以干事,智足以烛微,言足以说理,学足以博物者,无不以礼罗而置之幕下。每一政一事必谋于众,忘己从人,择其善者而行之。(《恭襄祠碑记》)

张廷玉:宋礼、陈瑄治河通运道,为国家经久计,生民被泽无穷。此无他故,殚公心以体国,而才力足以济之。诚异夫造端兴事,徼一时之功,智笼巧取,为科敛之术者也。

参考文献

  1. 丰城侯李彬 新浪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