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陈玉书 | |
---|---|
原图链接 来自360网 | |
出生 |
1941年 印度尼西亚 |
国籍 | 中国 |
陈玉书,中國福建莆田人。1941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现任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 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主席。[1]
陈玉书曾经历不少风浪的生意人,他毕业于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学教师,来香港时一度做过地盘工人,之后从事商业活动。陈玉书经营北京景泰蓝生意有成,短短十年内成为"景泰蓝大王"及亿万富豪,他亦有出版著作,最出名为《商旅生涯不是梦》、《历史的回声》等,集文化人与商人于一身。
人物经历
19岁时,陈玉书告别亲人,回国求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化补习,考入当时的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在北京西颐中学执教7年。"文革"期间,"怀疑一切"也怀疑到了有海外关系的陈玉书身上,政治上的高压迫使一心报国的陈玉书不得不携妻泪别故土,远赴香港。北京这十几年的黄金岁月,在陈玉书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和几十年不变的"板寸"头。至今,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被"误认"为北京人、北方人。
抵港之初,陈玉书身上只有50港元。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他当"地盘工",使尽浑身力气工作仍难以养家糊口。一天,他正在公园里苦虑之时,发现一位瘦弱的女士正吃力地陪一个小男孩玩秋千,于是他主动过去帮小男孩荡秋千,并和这位太太相识。事后得知她是印尼驻香港领事馆一高官的夫人。不久,陈玉书邂逅一位印尼华侨朋友,交谈中无意说到自己手中有一大批急运印尼的货物,在领事馆办商业签证时遇到了麻烦。出于义气,陈玉书主动要求替朋友想想办法。他于是找到了结识不久的那位太太……朋友的问题不但得到解决,并且在税率上享受了优惠待遇,同时为朋友节省了一大笔钱。朋友大喜过望,当即送给陈玉书5万美元酬金。这对当时每月只有400港元工资的打工仔来说,简直是"洪福齐天"了。"做人之道,助人为乐",笃信佛教的陈玉书虽曾穷困,却常力所能及地助人,从未想过得到报偿。推不过朋友盛情的陈玉书,本可以枕着5万美金睡大觉了,但他觉得,应该用这些钱,做更多的事。
改革开放后,陈玉书再一次回到祖国。来到北京,得知北京工艺美术品公司有大批景泰蓝产品积压,公司上下正为之焦虑。当时整个世界的景泰蓝生意都不景气,陈玉书凭着对故土的情感和商场经验,毅然买下全部存货,到世界各地举办各种展览会,掀起世界范围的"景泰蓝热",由此一举获得商场上的成功。为了发展中华民族的特种景泰蓝工艺,他再接再厉,投资1000万元,改造旧工艺,开发新品种。他不摆老板架子,吃住都与工人们在一起,还与老艺人一道攻关,终于成功地发明了"中华脱胎景泰蓝",并使它立即成为国内、国际市场的抢手货。陈玉书从此享有"世界景泰蓝大王"的美誉。
社会兼职
由50港元到"景泰蓝大王"时下,温文尔雅的陈玉书先生,头衔可谓了得:他现为香港繁荣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会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副会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业务顾问,乙亥年香港保良局主席,香港太平绅士,香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等等。
出版书籍
商场之外的陈玉书,为人所熟知的是一位作家,是香港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被誉为"文字功力在香港专栏作家中已属第一线"。《商旅生涯不是梦》成功之后,他的又一本文集《历史的回声》也于1997年7月1日正式出版。此外,他还经营着一家"繁荣出版社"。近十年来,他几乎将生意全部交给太太黄柏龄和女儿陈健管理,他自己则专心写作,香港回归之日,他的《四谈江泽民作风》一文在香港报纸刊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响。
成就及荣誉
陈玉书一向热心香港公益事业,被选为1995-1996年度香港保良局主席。这个机构的宗旨是保持社会安良,扶助社会贫弱,重点是保护妇女和儿童。陈玉书在任期间,第一次代表保良局给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作为北京慈善总会的创始人,他提议要管好捐款,用到需要的地方,对财产监管使用好,才能对得起前辈和捐款人的苦心。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对于大陆的公益事业,他更积极支持,曾带头捐款150万元给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捐出30万元在云南地震灾区建起"荣成小学"……他还兼任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热点新闻
2011年7月9日,张柏芝在深圳密会"景泰蓝大王"、70岁的亿万富豪陈玉书,饭局中两人更通过简单仪式结为干父女。陈玉书来头不小,除了是全国政协委员外,还当过保良局主席。他靠景泰蓝陶瓷起家,同时经营贸易、地产、工业和娱乐业。他与张柏芝几年前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一见如故,十分投缘。据悉,陈玉书对张柏芝柏芝爱护有加,一直想正式上契认她做干女儿。张柏芝也非常尊重干爹,每当遇到不开心或解决不了的事时,就会找他倾诉。
日前。陈玉书晒了一组与张柏芝一同吃饭的合影,一家人其乐融融,陈玉书张柏芝合影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家也对此事颇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