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原 | |
---|---|
文化部出版局副局長 | |
出生 |
1918年5月23日 廣東新會 |
逝世 | 2004 |
職業 | 編輯出版家 |
陳原,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廣東新會人。中共黨員。中國語言學家,編輯出版家[1],世界語專家。建國後,歷任中國國際書店副經理、三聯書店編輯室主任、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後任文化部出版局副局長,商務印書館總編輯兼總經理[2]、顧問,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所長,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第一、二屆副主席,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副理事長,世界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學會(TAKIS)國際理事會副主席,國際科學院(AIS)最高評議會委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
人物年表
1918年5月23日生於廣東新會。
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
193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系。
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30年代起,先後在新知書店、生活書店、三聯書店任編輯。
40年代初,20多歲的陳原在桂林編寫了兩本實用性質的書:《外國語文學習指南》、《英語分類詞彙》。
1949年後,在三聯書店、世界知識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國際書店、國家出版局以及商務印書館擔任領導職務。他設計印行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引起學術界、教育界和讀者的廣泛注意。
1951年8月,三聯書店被撤銷,併入人民出版社,後在人民出版社內部成立三聯書店編輯部,陳原擔任編輯部主任,既是三聯副總編輯兼主任,同時又是世界知識出版社的副總編輯。
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5年,在曾彥修、王子野倡議下,陳原在人民出版社負責擬訂一些編輯工作制度,當時被稱為出版社工作的"根本法"。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從事語言研究。
1979年,在商務,他被正式任命為總經理、總編輯、黨委書記。
80年代以後,他廣泛地參加中外各種學術活動。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所長、全國術語標準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商務印書館顧問、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等職。
1983年出版的《社會語言學》一書。
1984年陳原調離商務,任命到中國語言文字委員會主持工作,但他仍在商務兼任顧問,他繼續抓外國學術名著的規劃。
1988年八月中旬,與夫人余荻同商務職工一起到北戴河度假。
2001年,陳原先生應邀赴香港。
2004年10月26日,陳原因病去世[3]。
2006年11月4日,"陳原逝世兩周年追思會"在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舉行,出版界、語言學界人士及陳原家屬會聚一堂,抒發對中國當代著名語言學家、出版家陳原的懷念。
學術貢獻
陳原在文化界、學術界和出版界有廣泛影響,曾任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主任兼黨組書記[4]、商務印書館總編輯,曾主持並參與了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辭書出版規劃的制定,並策劃和領導出版了《現代漢語詞典》、《漢英詞典》、《辭源》等辭書,並著有多部著作。陳原從三十年代起從事出版工作和拉丁化、世界語運動,同時研究國際政治、經濟、地理和語言文字,有一些譯文和著作。五十年代與六十年代主要做出版方面的領導工作。他研究社會語言學、辭書編纂學,還原它客觀、科學、人文的真實面貌。其間他在前輩先賢中不斷尋覓"具有獨立人格和進行獨立思考的真正的人",他找到了張元濟,找到了胡愈之,找到了羅曼·羅蘭,最後找到了趙元任。陳原理解趙元任把報國之心和人文精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一、編輯出版界的貢獻
1.詞典編纂
陳原編纂辭典,有豐富的經驗,他有一套系統的理論,如《劃清詞典工作中的若干是非界限》,這是他1977年在修訂《辭源》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後收在他的《出版文集》中。這篇講話都可作為編寫詞典的教材。對編寫辭典的原則,他作了理論的概括。他的講話,語言豐富,邏輯力很強。
1974年3月起,姚文元借"燎原煤礦評論組"為詞典提意見為由頭,在文化界發動了一場針對《現代漢語詞典》的大批判運動,說它有尊孔傾向,干擾了批林批孔大方向,是封資修大雜燴,是修正主義路線回潮、是資本主義復辟的反動思潮等等。陳原先生他承受着別人難以想象的巨大壓力。但他不為這些宵小的囂張所嚇倒,泰然處之,保持着冷靜和倔強。大批判沒有阻止住他,他關於劃清詞典工作八大是非界限的著名論點正是在這個大搞階級鬥爭、大批《現代漢語詞典》的年月里孕育而生的。上頭要把《現代漢語詞典》成書毀成紙漿,他讓商務的同志把幾萬冊詞典巧妙地入庫封存起來。"四人幫"倒台不久,這些詞典又逢時出庫發行了,應了急需。這又足以顯示他的睿智和遠見。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2.主持出版"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陳原在出版工作中,另一貢獻是組織出版外國學術著作。為中國讀者介紹西方名著,一直是商務印書館的任務。建國以前,商務印書館為此做過不少的工作。陳原開始他在人民出版社工作,以後又調到文化部出版局,"文革"動亂以後,直至他被派到商務印書館。主事商務印書館後,這裡成為他撥亂反正,開啟民智,重塑中華民族人格的"理想試驗場",他主持出版"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意在把"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階級,一種思潮的先驅者、代表者"所積累的時代文明的精華,"留給後人去涉獵,去檢驗,去審查,去汲取營養"。
陳原到商務以後,制定了一個龐大的規劃,包括馬克思主義三個來源的著作、資本主義各國啟蒙時期的著作,以及近代、現代各流派的學說,列入規劃達1614種,規模宏大。"文革"前出了一部分,但10年動亂,規劃被迫停止。開始制定此規劃時,陳原亦參與其事。70年代初,陳原被派進入商務,"文革"以後陳原就着力抓了這件工作。他清理了過去出版此類書的單行本,包括解放前商務出過的,經過整理,陳原定名為《漢譯世界名著叢書》,這套書涵蓋西方古代以來至近代、現代的哲學、政治、經濟、歷史各個方面。他認為這許多書的作者,都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階段、一個思潮的先驅者、代表者,其影響不言而喻。這套書日積月累,已經陸續出版了400多種,陳原為此項重要工程的開闢和接力,做出了貢獻。
1984年陳原調離商務,任命到中國語言文字委員會主持工作,但他仍在商務兼任顧問,他繼續抓外國學術名著的規劃。同年3月14日,胡喬木同志向鄧小平同志匯報工作,鄧小平同志提出要系統翻譯出版外國學術名著,這次講話的傳達,引起出版界和知識界極大的震動。陳原代表商務印書館連續召開學者和翻譯家的會議,討論商務重新制定規劃,貫徹鄧小平同志的批示精神。他認為商鄧務要把這件事作為"壓倒一切的任務,是無可爭議的任務,全館上下都要明確這個任務的重要性,都要想辦法去完成它。"為此,邀請學術界知名人士,多次議論,還在香山舉行大型學術會議,討論制定長期規劃和如何具體選書和進行翻譯。在商務印書館內部,他調動全館的同志,獻計獻策。
對於如何撰寫西方學術名著的序文,陳原特別強調,對序文要提高質量。他認為要有學術性,"不要罵人,也不要吹捧,一定要有學術氣氛。"對於西方現代學術,強調要嚴謹對待,在發行方式上也要講究。寫序文要遵照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
3.在《讀書》雜誌開創專欄
陳原先生20世紀80年代在北京《讀書》雜誌開了一個專欄,名叫《在語詞的密林里》,簡約、精彩、諧趣,可讀性極高。後來他把專欄文章編成書,北京讀書界幾乎人手一冊。
4.策劃出版《趙元任全集》
1990年,陳原先生從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位置上退下來,還是選擇到商務當顧問。他精力依舊充沛,思維依舊敏捷,為商務的發展出謀劃策。煌煌20卷計2000萬字的《趙元任全集》,就是由他在八十高齡時為商務力舉推薦並親自謀劃的一個重大出版計劃。早在1981年,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回國訪問,應陳原先生之約,北海仿膳謀面,席間有王力、呂叔湘、朱德熙諸公,相談甚歡,從此結下友誼。也因為商務此前出版過趙先生的《漢語口語語法》等著作,深得其心,趙先生很願意把他的年譜及有關文集交與商務出版。這便是緣起了。1997年,《趙元任年譜》出版,陳原先生撰寫了長達萬言的《我所敬仰的趙元任先生》為其代序,全面總結趙先生的道德文章,字裡行間情真意切。自1999年起,陳原先生不顧年邁體弱,親自擔任全集的編委會主任,籌劃一些重要事宜,又抱病為全集撰寫前言,直至住進協和醫院才擱筆,終成七千餘字!這是一個出版家對一個語言學家的推尊,也是一個老人對另一個已經逝去的老朋友的踐諾。
二、語言學方面的貢獻
陳原的語言學研究是很早就開始的,但到70年代,因為他在商務印書館主張重印"文革"前編的《現代漢語辭典》,遭到"四人幫"的攻訐,這使他重新開始大規模的語言學研究工作,走上研究社會語言學的道路。
他的第一本語言著作《語言與社會生活》是在"文革"期間寫的讀書札記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這本書六萬餘字,內容涉及比較詞彙學和社會語言學的若干問題。作者首先用一些語言事實論證社會與語言的密切關係,說明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對語言詞彙產生巨大影響,接着討論了社會生活對語言的幾種特殊影響。一是不同時代存在的一種把語言化為靈物來崇拜的迷信現象,特別舉出"文革"中的很多實例;二是對語言的污染一一濫用外來詞,他認為"洋涇渙"是語言污染的頂峰,是應該完全加以否定的;三是社會互相影響造成語言間的借詞,討論了漢語借詞的歷史過程,特別討論了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引入,術語的國際化、標準化與規範化問題。該書還用相當的篇幅討論由於交際的種種需要而出現的委婉語。這本書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接觸了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大量語言現象,文字流暢,言詞犀利,作者鮮明的愛憎躍然紙上。
一九八三年出版的《社會語言學》一書是《語言與社會生活》的續篇和發展,是有關社會語言學若干理論問題和若干實際問題的探索。社會語言學在國外雖然早已引起人們的重視並成為一門學科,但在中國還是一個空白,陳原的《社會語言學》填補了這個空白,具有拓荒的意義。作者力圖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來研究社會語言學。在全書開始的幾章,集中闡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語言本質的認識一一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現實。這三點是作者研究社會語言學的出發點。與上述觀點相關,作者又從信息論的角度闡明了語言作為信息載體或作為信息系統在社會交際中的重要作用。
從現代漢語幾個用例"模型"分析語言交際的最大信息量和最佳效能--《一個社會語言學者的札記》(1983年)是根據作者在中國語言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的論文寫成的一篇通俗性的文章,文章開頭介紹了與語言學有關的信息論的幾個術語,如信息量,最大信息量及由此派生出的主要信息、次要信息、多餘信息等。
此外,陳原還發表了一些有關辭書編寫及世界語的論文。陳原說:"中國世界語運動引導世人追求和平,追求進步,追求知識,為人的幸福,為人的尊嚴,為人的美好理想而不斷奮鬥。"對於陳原而言,世界語所代表的那種超乎利己主義之上,超越國家民族界限的人文精神始終激勵着他走過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
三、中外關係研究
陳原在60年代初期當出版局長之餘,開始研究起近代中外關係來,寫了好多篇中英、中美關係的文章,在鴉片戰爭前後的帝國主義侵華、中國人民抗爭史的研究上,頗具新見。其中一些文章收在《書林漫步》正、續編中,陳原在1982年7月,特地為《書林漫步》續編寫序說明他的一個見解:"作者力圖用科學的觀點去剖析史實,特別是對外國入侵加以無情的鞭韃,也許動了感情,因而引文不免有偏頗或疏漏的地方。作者在研讀歷史文獻時深感要剖析這段史實,必須從中華民族的尊嚴和解放鬥爭的基點出發,這幾年看到少數幾篇論述中外早期關係史的文章,不敢苟同,它們有意無意把那個時期一些不那麼光彩的事實都美化為'友誼',這不是科學的態度。友誼不是屈膝的同義話;不能把欺壓誤認為友誼。"這裡請注意"從中華民族的尊嚴和解放鬥爭的基點出發"一句,這是這一段里的點睛之語。
主要著作
一、專著
《新歌初集》940年出版
《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扎記》
《陳原語言學論著》(全三卷)
《黃昏人語》
《書林漫步》
《書和人和我》
《陳原散文》
《社會語言學》
《隧道的盡頭是光明抑或光明的盡頭是隧道》
《可愛的祖國》(1952年11月1版1印)
《遨遊辭書奇境》
《界外人語》
《在語詞的密林里重返語詞的密林》
《記胡愈之》
《變革中的東方》(民國時事政治,包括亞洲各國,初版本)
《我的小屋我的夢》
二、譯著
《蘇聯新地理》(有圖片,1950年2版)米海洛夫著,陳原譯
《世界地理基礎》 民國三十六年五月印行2000冊
《1918年的列寧》茲拉托戈洛瓦和卡普勒著,陳原譯
《現代世界民主運動史綱》作者:A·從第著 陳原譯
《人生的戰鬥》(英)狄更司著,陳原譯
《我的音樂生活--柴科夫斯基與梅克夫人通信集)C·波汶、B·馮·梅克編,陳原譯
《蘇聯新地理》米海洛夫著,陳原譯
《歐洲人民民主國家地理》達林斯基等著 陳原譯
《科學與日常生活》(1949年3版1印) (英)海登教授著 陳原譯
《巴爾扎克諷刺小說集》(舊印重刊) [法]巴爾扎克著 陳譯
《金元文化山夢遊記》(蘇)羅曼·金著,陳原譯
三、編著
《蘇聯學校的地理教學――地理教學參考資料》(1951年初版) 陳原編譯
《戰後美國經濟剖析》陳原編譯
《現代世界地理之話》(46年版47年印刷) 陳原著
《美國軍事基地網威脅着世界和平與安全》 陳原著
學術評價
他是一位有造詣的學者,知識廣博。他對出版編輯,深有研究。他讀書很多,文史哲經,包括地理、國際與音樂,樣樣通曉。他是語言學家。他有多種著述問世,而且深受讀者歡迎,他會英語,還會世界語,是少有的一位才子。
陳原做事非常認真負責,他不愧為知識界和出版界的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 陳原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中國的文化事業,為祖國的興旺發達,為新中國出版事業的繁榮昌盛,苦心追求。他有如一頭黃牛,忠心耕耘,直至生命的盡頭。
陳原一如他所敬仰的胡愈之那樣,"是一個開拓者,他撒種子,鋪攤子,他辛勤地耕耘;他開闢了一個又一個的園地,讓別人去繼續他的墾荒工作。"這中間有兩個高峰,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他撰寫外語學習著作,編輯抗戰歌曲集,編寫以"變化的世界"為對象的地理學教材,發表國際形勢的報告,進行文學名著和電影劇本翻譯;八九十年代他開拓中國的社會語言學研究,組織辭書編纂、出版與研究。有人說他這豐富多彩的一生貫穿着一條"愛國主義"的紅線,不錯,"憂國憂民"激勵了他的一生。然而,此外還有一條"人文主義"的綠線。在他早年,面對民不聊生、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社會現實,兩條線交織在一起,"救亡、啟蒙","開發民智,拯救中華",激勵陳原毅然投身到世界語運動、文字改革運動直至抗日救亡運動中,隨着形勢日趨惡化,"救國救民"的紅線成為主導。50年代以後,救國的熱情逐漸被建設新中國的激情所取代。陳原還曾根據時代的要求,試圖把蘇聯、東歐,甚至西方的思想引入中國,以便去粗取精、批判吸收,但他的視野多少失去了原來的廣度和深度。新時期以後他不斷地反思,他悔悟,他振作,過去10年所走過的彎路讓他認識到啟蒙的重要性,重新接續"人文主義"這條綠線顯得尤為重要,尤為迫切。--范用("文革"期間,陳原、陳翰伯、范用仨被打成"陳范集團",一起挨批挨斗)
陳原是語言專家,他擅寫語言知識小品,許多讀者是從文字認識他的。陳原先生也是少有的中國知名文化人最開朗和大度的人,另一位則是書法家、畫家黃苗子先生。陳原先生的幽默感是林語堂式的、也不儘是林語堂式的,前者是帶有英國紳士的味兒,典雅而不顯露,謔而不虐。但他卻少了一份英國人的迂,多了一份明快。與他在一起,是一樁賞心樂事,他語帶相關的幽默,往往要過一趟大腦、稍加琢磨才能領略個中的妙諦。他的幽默帶來歡愉的笑聲,意趣是綿長的,餘音裊裊。--彥火
陳原同志在出版工作中對人對己要求都很嚴格,但大家並不是敬而遠之,而是樂意接近他。因為他是性情中人,至情至性,無所拘束,他的隨和、圓通,他和人交往時的妙語連珠,對人們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胡企林
陳原不是職業作家,一生的精力,主要投入編輯活動中。在陳原門類繁多的工作業績中,有一種一以貫之的東西,以介紹"新思潮"而鼓勵學習外語,為反對投降主義、研究"現代變化的世界"而寫地理,要批判極"左"思潮而"一頭扎進語言現象和語言學的海洋"正是這條線,使陳原成為進步的、黨的編輯家和出版家。--沈昌文
陳原從事出版生涯60餘年,執着奉獻。他博學多才,勤於著述,頗多創穫。讀書、寫書、出書,書伴其一生,他就是這樣一個純粹的學者。他留給後人的有關出版學、語言學、地理學、國際政治、音樂等方面的論著、譯著、散文隨筆等各類作品30餘種,洋洋大觀。
啟蒙運動,百科全書式的知識分子,其實是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一個特徵。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會長譚秀珠女士,她認為陳原老是一個知識寶庫,她說30年來的陳原給她的印象是,什麼都懂。
世界語者
陳 原1931年接觸世界語。後報名參加廣州市立世界語師範講習所,向許論博學習世界語。以後又拜Fedorcak、葉籟士、張企程、梁叔仁為師。三十年代中期是廣州中山大學踏綠社的負責人。1951年當選為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常務理事,以後擔任協會秘書長、副理事長、理事長、名譽理事長,1987年當選為國際世界語協會榮譽監護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辭典與信息》、《社會語言學專題四講》、《陳原語言學論著》、《陳原散文》、《界外人語》、《陳原書話》、《記胡愈之》等。
參考來源
- ↑ 陳原:理想常在,信念永存 ,搜狐, 2021-01-18
- ↑ 陳原 ,豆瓣網, 2004-10-26
- ↑ 著名出版家、語言學家陳原逝世 ,新浪, 2004-11-04
- ↑ 陳原:中國近代文化啟蒙的「殿軍」 | 紀念先生誕辰100周年 ,搜狐, 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