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卉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陈卉丽 | |
---|---|
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研究馆馆员 | |
出生 | 1965年2月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文物修复工作者 |
陈卉丽,女,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研究馆馆员。
2017年7月25日,被推荐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1]。2020年10月,被授予“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2]。
主要事迹
陈卉丽长期坚守在文物修复一线,带领团队承担大足石刻5万余尊造像的修复工作,总结出石刻修复“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率达95%,成为全国顶尖的石质文物修复专家,为石刻艺术重获新生作出突出贡献。
1995年,陈卉丽开始从事文物修复。大足石刻有5万余尊造像,修复工作繁重而艰辛。为尽快入行,她边干边学,22年来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到了研究上。她清楚,爱岗敬业光有热情不行,还必须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成为行家里手。在与文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可初步诊断文物病害20余种,准确率达95%以上,与专业仪器诊断的结果基本吻合。
重庆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历经800余年风雨侵蚀,病害达34种,830只手病症各不同,残缺达440处。2008年国家文物局把它列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面对困难与挑战,陈卉丽勇于担当,带领团队整天泡在修复现场和方案堆里,填写调查表1032张,数据35000个,手绘病害图297张,病害矢量图335幅。她个人独立完成80只手、20件法器修复方案编制、本体修复和修复技术报告编写等工作。
8年来,陈卉丽和团队成员每天站在脚手架上,面对冰冷的石壁,嗅着刺鼻的材料味,再热不能吹空调,再冷不能烤火炉,克服冻疮、蚊虫叮咬、化学试剂过敏等困难,科学严谨、精细单调地从事着修复工作。她说,“做我们这一行,除了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超强的耐心、高度的责任心和坚韧的毅力。”2015年6月13日,修复工程历时8年完工,大足千手观音终于在智慧、毅力和汗水的洗礼中重获新生。陈卉丽还参与甘肃敦煌壁画、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多项保护修复工程,撰写的45万字专著《大足石刻保护探索与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价值。
获得荣誉
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7年7月25日,被推荐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2017年11月,陈卉丽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8年3月,全国妇联做出决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20年5月,入选2020年重庆市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初步人选。
2020年10月,被授予“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
2020年11月24日,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3]。
视频
陈卉丽老师专访2016年4月20日发布
参考来源
-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陈卉丽校友,你是母校的骄傲! ,搜狐, 2019-10-04
- ↑ 陈卉丽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中原新闻网, 2020-10-26
- ↑ 全国先进工作者陈卉丽在京接受表彰 ,澎湃,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