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陈丽华(演员)

陈丽华 (1936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横山乡人,广东潮剧院生角演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建国后潮剧"五朵金花"之一。[1]

陈丽华
艺人或艺术家
出生 1973年5月1日
中國
职业 生角演员
代表作品孔雀东南飞》《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

目录

人物生平

1952年考入源正潮剧团当演员,开生角戏路,受教于郑蔡岳、黄钦赐、马飞先生等,始学《斩苏三》,饰王金龙,做派大方,潇洒舒展,初露头角。1959年调广东潮剧院一团。196 9年"文革"中下放东山湖干校,1976年在汕头地区潮剧团。1978年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属广东潮剧院一团演员。 1984年调广东津剧院艺术室表导组。

1952年至1959年于源正潮剧团时,在《孔雀东南飞》中饰焦仲卿,《红楼梦》中饰贾宝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饰梁山伯,表演风流倜傥,做工细腻流畅,受到观众好评。1960年随广东潮剧团首次到香港演出,同年11月又随团到柬埔寨演出。1965年参加中南区戏曲会演。曾先后随中国潮剧团到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从事潮剧舞台艺术30多年,分别扮演了《王老虎抢亲》的周文宾、 《扫窗会》的高文举、《陈三五娘》的陈三、《梅亭雪》的王金龙。《香罗帕》的欧阳于秀、《苏六娘》的郭继春、《八宝追夫》的狄青等,反串武旦的剧目有《刘璋下山》的周美英,反串青衣的剧目有《黄飞虎反朝歌》的妲己,现代戏有《志愿军的未婚妻》的银花,《东海最前线》的秀英,《江姐》的江姐,《社长的女儿》的大秀,《万山红》的王风来等。1958年参加潮剧艺术影片《苏六娘》的拍摄,扮演郭继春,深受观众好评。1957年被评为汕头市先进工作者,曾出席汕头市共青年积极分子大会。是建国后较有影响的女小生。

五朵金花

第一代潮剧"五朵金花"的徽号始于1960年,由当时的香港媒体首先叫响。其时,成立仅4年的广东潮剧院,打造出被誉为"三块宝石"的《辩本》、《扫窗会》、《闹钗》以及《陈三五娘》、《苏六娘》、《辞郎洲》、《芦林会》、《刺梁冀》、《闹开封》、《挡马》、《铁弓缘》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潮剧剧目,两度晋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在广州、南昌等地公演,好评如潮,涌现出姚璇秋、范泽华、萧南英、吴丽君、陈丽华等一批优秀演员。

这新晋的五位新秀生于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年龄相仿,受教于潮剧名师,功底扎实,技艺高超,行当涵盖了青衣、闺门旦、花旦、女小生,其中姚璇秋与吴丽君工闺门旦,范泽华主攻青衣,萧南英花旦应工,陈丽华则主演女小生。风华正茂的她们已先后在《陈三五娘》、《苏六娘》、《芦林会》、《闹钗》等多部大戏中担纲主演,名动京华、蜚誉南北。

1960年5月她们随广东潮剧团首次赴港演出,凭藉《荔镜记》的黄五娘、益春,《续荔镜记》的黄五娘、陈三,《苏六娘》的苏六娘、郭继春,《芦林会》的庞三娘,《闹钗》的小英,《刺梁冀》的邬飞霞等角色,征服了香港大批潮剧观众,名噪一时。1960年5月27日,香港《新晚报》刊登了评论文章,并将姚璇秋、范泽华、萧南英、吴丽君、陈丽华誉为潮剧"五朵金花"。


視頻

潮剧全剧《续荔镜记》主演:林舜卿、陈丽华和黄瑞英等

参考资料

  1. 记忆中的陈丽华,  广东潮剧院演出院线 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