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胶的传说故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胶的传说故事

阿胶在传统医药和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响当当的,它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大宝。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有了对阿胶的详细记载,称其"久服轻身益气"。

传说故事

1. 相传在很久以前世间流传一种非常可怕的顽疾,得病之人会因此而虚劳羸瘦、气喘心慌、四肢酸疼且不能久立,所有名医使用各种药物都不能将其医治,患病之人也只能在痛苦中吐血不止而离开人世。老百姓们人人自危,非常恐慌,可自己或家人得了此病,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伤心痛苦中度日。在当时,东阿县有个貌美善良、蕙质兰心的姑娘名叫阿娇。阿娇的母亲也得了这种怪病,看着母亲和乡亲们如此痛苦,阿娇心里很是着急。她听说在城外东边有个药王山,山上一年四季百药盈芳,灵芝草木茵茵。药王上山有位“神仙”他能有好多办法治愈此病。

第二日阿娇便收拾好行囊,辞别父老,一个人上路了。对于没有出过远门的阿娇来说,能否找到这位“神仙”寻得良药?此行前途未卜……

一路上阿娇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经历千辛万苦来到了药王山。身上带的口粮早已吃光,可是寻了几日别说神仙了,连个人影都没有。

失落的阿娇准备就这样采些草药下山时,忽然发现了一头小黑驴卧在山石上痛苦的哀叫。善良的阿娇连忙跑上前去,小黑驴腿上有好多处创伤,伤口都在淌着血。阿娇见此情景,赶忙用采来草药为小黑驴止血,扯了一块衣布为它包扎好。再用采来灵芝草喂给它吃,又跑到山下担来琉璃河的水让小黑驴来饮。在阿娇的照顾下没过多久小黑驴就痊愈了,只见它浑身上下的毛儿黑如莹漆,在阳光下犹如一匹锦缎。

阿娇心念着患病的母亲,准备与小黑驴辞别,抚摸着它那光滑的毛发,将上山寻“神仙”救村民的心事说给了小黑驴听。刚刚晴朗的天空,顿时天气突变,雷鸣交夹,狂风大作。这时小黑驴猛然跳起来,迎着暴风雨直冲上了山头,对天长啸一声,将驴皮脱掉,变成一条黑龙飞到了天上,对阿娇说:“你是个善良的姑娘,快拿着驴皮用阿井里水熬制去救你的母亲和乡亲们吧!” 说完便腾空而去。阿娇对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她千辛万苦来寻找的“神仙”就是自己搭救的这条黑龙啊!

阿娇将驴皮包裹好,带回了村里面。村民们一起将驴皮晒干,褪净毛儿,按神龙说的打来阿井的水进行熬制。熬了九天九夜,直到把水熬干,看到锅底有一层亮晶晶、黑莹莹的胶层,奇香扑鼻。阿娇将凝固的胶体切成若干小块分给了患病的母亲及乡亲们,他们吃过药胶几日后,果然病好如初。消息很快传开,越来越多得病的老百姓服用了药胶,很快都恢复了健康。

阿娇熬胶救人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便在民间流传下来。人们为了永远不忘阿娇姑娘的恩情,便把这种药胶叫做阿胶(娇)。[1]

据考,阿胶曾治好了慈禧太后的久治不愈的血病,慈禧太后特赐这种阿胶以“福”字,所以“福字牌”阿胶由此得名。不仅如此,咸丰晚年无子,懿妃怀胎但有血症,当时户部侍郎陈宗妫是山东吴城阿胶镇的人,推荐喝阿胶治好了血症,保住了胎元。这个足月后生的男孩就是满清第九代皇帝同治(载淳)。这也是“福字牌”阿胶闻名于世的原因之一。

2. 据《东阿县志》云:“昔有猛虎居西山,爪创地得泉,饮之久,化为人,后遂将此泉为井,即‘阿井,之由来。”史料还记载,唐代大将尉迟恭,曾身为钦差大臣至此,重修阿井。明代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建亭,明万历及清康熙年间均重修过。现存6角石亭,为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重建,亭为6角石亭,左右石柱镌刻楹联:

  圣代即今多雨露,

  仙乡留此好泉源。

  横联为“济人寿世”,亭中石碑篆刻“古阿井”。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阿井水系河南济源县济河的一股潜流。”《本草备要》也有“阿井乃济水伏流”之说。井水中钙、钾、镁、钠、矿物质含量丰富,每担阿井水比普通水约重3市斤。

历史久远及井水日涸,狼溪河成为制胶唯一供水地,东阿镇一度达到“妇幼皆通煎胶”,南北多家中医在清代慕名来此行医兼营阿胶。至解放前夕,规模大的作坊有邓氏树德堂(是咸丰皇帝赐名),业主苦心研制,总结一套绝技,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赐朝服黄马褂、手折子,同治十年指派四品钦差监制“九天贡胶”,专为皇帝服用。涂氏祖籍江西南昌,道光八年闽家徒此,历经几代筛选,改进提高了阿胶功效,并著《涂氏耐各轩医案》2册。邓、涂两家阿胶,民国后屡受政府褒奖,两氏传人均献出了珍贵秘方。其他有于氏、王氏、庄氏、陈氏等十余家爿字号。至1952年,荟萃精华,建立了第一家国营阿胶企业——山东平阴阿胶厂,沿袭“福字号”商标,独家专用后又创“东阿镇”牌。[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