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罗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觅知网 的图片

阿罗憾(? - 710年),外文名:Abraham/Wahrām,唐高宗时著名蕃将,虔诚的景教徒,系景教在华奠基与发展之功臣。

景教,即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景教起源于今日叙利亚,是从希腊正教(东正教[1])分裂出来的基督教教派,由叙利亚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于公元428-431创立,在波斯建立教会。景教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成为汉学研究一个活跃的领域[2]

人物简介

在中国的历史上,最先将景教传入中国的是阿罗本,但促使景教在中国生根与发展的却是阿罗憾(又译阿罗喊)。

唐朝的武功在唐高宗时期(公元650-683年) 达到了巅峰。他东征朝鲜,西伐突厥,当时在为他效命疆场的蕃将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阿罗憾。阿罗憾于唐高宗显庆年间由波斯来到中国,深得高宗之信任,从而授予他“边镇大将军”之权位;以后他又被赋予拂林国招慰使的职务,且获封为位于甘肃兰州上柱国金城郡的开郡国公。

阿罗憾是一位虔诚的景教徒,他一面为唐朝开辟新的彊业,同时亦没有忘记其传教之使命。在戎马倥偬之际,他仍以宣扬景教教义为己任。所以当时西域各地的景教教务得以兴盛,阿罗憾功不可没。

阿罗憾在世期间,景教在中土发展得颇为顺利。虽然武则天称帝后推崇佛法,优待佛教;当时也曾有佛教僧人起来攻击景教。幸在女皇武则天之朝廷中,有不少贤臣对景教持有好感,在武将中也有不少信奉景教的胡人,所以武则天对景教也未予明显的迫害,故此景教得以平顺发展。

阿罗憾不但是位武将,也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师。他曾召集各地蕃王,合资建造了一座颂德天枢,以歌颂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功德。这座天枢位于洛阳城端门外,高一零五尺;有八面,每面长五尺。底部是铁象,背负铜龙,并环绕各种怪兽。署名“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上面并刻有群臣蕃酋的名字。阿罗憾因为军功 显赫,名字被题在麒麟阁,其肖像也被列在云台阁的武将群像之中。

阿罗憾逝世于西元710年,享年95岁,葬在建春门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