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閭丘露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閭丘露薇
閭丘露薇
出生 (1969-09-19) 1969年9月19日(54歲)
上海
國籍 中國
職業 記者、主持人、媒體人

閭丘露薇

1969年9月19日出生於上海,記者、主持人、媒體人。1999年在浸會大學獲得傳播學碩士學位。2001年,在美國華盛頓現場報道美國總統的就職儀式,並成為全球首位進入阿富汗腹地喀布爾採訪的華人女記者。2002年,成為惟一一位三進阿富汗的華人女記者。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成為在巴格達市區進行現場報道的惟一的華人女記者。2006年7月,拿到尼曼獎學金(Nieman Fellowship),暫時離開鳳凰衛視,前往哈佛大學留學。2007年5月,在鳳凰衛視資訊台《總編輯時間》節目出任主持人。

2015年5月,閭丘露薇宣布從鳳凰衛視辭職。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閭丘露薇於1969年9月19日出生於上海,幼年父母離異,父親再婚,母親前往海外定居,她與奶奶一起生活,父親在周末偶爾會前來探望。

1982年小學畢業後,閭丘露薇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華東師大第二附中。在校期間,不但學習成績很優秀而且十分活躍,而且擔任過學生積極分子、宣傳部長,初中開始即加入上海《青年報》上海中學生記者團,並擔任了團長。

1988年閭丘露薇考取了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加入大學之後閭丘露薇擔任學校音樂之夜節目的主持人。

1992年7月,閭丘露薇從復旦大學畢業前往其母在深圳所開辦的一家外貿公司工作。11月,被深圳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聘用。在工作期間負責行政,在參加並通過了註冊會計師專業資格考試後升為高級審計員。

工作經歷

1995年,應聘香港傳訊電視中天頻道的翻譯、TVBS電視記者。

1997年開始在鳳凰衛視擔任記者、主持人;6月,和曾瀞漪一起跟隨其上司加盟鳳凰衛視新聞時事節目《時事直通車》,成為鳳凰衛視的第一批記者。1999年在浸會大學獲得傳播學碩士學位。[1]

2001年,在美國華盛頓現場報道美國總統的就職儀式;同年採訪報道了中國申奧成功、加入世貿組織及上海舉行的APEC會議三件大事;9月12日,「 9·11」事件後,她作為戰地記者,深入阿富汗前線做現場報道;11月,閭丘赴阿富汗戰地採訪,成為第一位進入阿腹地喀布爾的華人女記者。

2002年2月和2002年底,兩度前往阿富汗採訪,成為三進阿富汗的華人女記者。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美軍轟炸巴格達時,在巴格達市區進行現場報道;4月初她重返巴格達並且在當地採訪,半個月後又前往北京進行有關SARS的報道;5月底,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自向她表示慰問。

2006年7月,拿到尼曼獎學金(Nieman Fellowship),暫時離開鳳凰衛視,前往哈佛大學留學。

2007年5月,從美國返回香港,6月11日,在鳳凰衛視資訊台《總編輯時間》節目出任主持人;同時在美國與朋友一起開辦了新聞網站「一五一十部落」。2009年,在人民大會堂參加總理記者會。[2]

2011年,在利比亞班加西進行戰地採訪;2011年3月,在鳳凰衛視《皇牌大放送》節目中擔任前方記者;6月,在西安講述了赴阿富汗、利比亞等地的採訪感受;7月15日,在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節目中與許子東擔任嘉賓;10月13日,做客新晚明星會並接受採訪;10月29日,赴廈門參加第七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12月3日,參加《楊瀾訪談錄》專訪;12月28日,發表了題為《朝鮮其實正在緩慢的改變》的文章;12月31日,主持鳳凰視頻推出的年終策劃《逆光》。

2012年3月,發表題為《記者如何保持獨立性?觀察家而不是行動家》的講座;5月27日,在「行走17年,與自己坦誠相遇——閭丘露薇新書沙龍」活動中擔任嘉賓。

2013年1月7日,在鳳凰衛視《正點新聞》節目中擔任時事評論員;8月,擔任《全民相對論》節目的主持人;10月12日,在鳳凰衛視《點滴鳳凰人》節目中擔任記者。

2015年5月22日,閭丘露薇宣布從鳳凰衛視辭職。

個人生活

1993年在上海結婚,1995年底她和丈夫移居香港。

2000年,因兩人生活理念不合分居,後於2002年離婚。

2006年4月,閭丘露薇再婚。

社會活動

2011年,做客中山大學並發表主題為《青年與時代》的演講對話。

2012年1月21日,做客金陵圖書館「金圖講壇」舉辦講座。

2013年11月19日,出席「責任中國」2013公益盛典。[3]

人物評價

她因2003年在伊拉克戰爭時作為在巴格達地區唯一的一名華人女記者進行現場報道,而獲得中國觀眾極大關注,被譽為「戰地玫瑰」(北青網評)。

在《行走中的玫瑰》一書中,她展示了自己真實的一面,樸素、低調、敏銳、善感,帶着積澱下的沉穩與厚重,和對人生的沉思(騰訊新聞評)。

她是一位勇敢且溫柔,理性且思辨的女人(京華網評)。

作為一位女性,閭丘露薇擁有美滿的家庭和可愛的孩子。異國硝煙戰火中的奔波,使她體味了不一樣的人生(新安晚報評)。

她有自己的想法,專業新聞人的想法,而不是那些不着調的八卦。時政之外,也有輕鬆的,如登山賞紅葉(長江日報評)。

她素麵朝天,鏡頭前又往往光彩照人,她是可以感染人的[4](人民網評)。

閭丘露薇沒有高挑的身材、靚麗的容貌,也沒有註冊商標式的主持風格,如果說能給觀眾留下印象,也就是拜她那怪怪的名字所賜(新華網評)。

面對鋪天蓋地的榮譽,閭丘卻表現得冷靜而淡然(復旦大學新聞文化網評)。

相關視頻

閭丘露薇回憶第一份工作, 名牌大學畢業生放下身段靠自己賺錢

人物爭議

2013年1月20日晚,閭丘露薇發表博文《說說電視記者這行吧》暗諷和批評柴靜。閭丘露薇21日下午再次在微博發聲。同時,閭丘露薇也反覆澄清自己並無興趣評論同行。

2013年6月6日,閭丘露薇在《羊城晚報》發表文章《紐約式過馬路》。閭丘露薇對「中國式過馬路」和「紐約式過馬路」的對比引起了網民幾乎一面倒的質疑和吐槽。《紐約式過馬路》引發網友「閭丘露薇體」群嘲。

2014年4月21日,閭丘露薇的微博轉載一條新聞《孩子在香港街頭小便 大陸夫妻與港人發生激烈衝突》並配發評論。隨即,閭丘露薇的微博招致一片謾罵聲。[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