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长蕊淫羊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蕊淫羊藿(学名:Epimedium dolichostemon Stearn)是毛茛目、小檗科、淫羊藿属多年生草本,植株高约30厘米。一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具3枚小叶;小叶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侧生小叶基部裂片极不相等,叶缘具稀疏刺锯齿;圆锥花序具花,花小;外萼片早落,内萼片狭椭圆形,白色,花瓣较内轮萼片短,紫红色,花丝淡黄色,果未见。花期4月。

分布于中国四川。

  • 中文名 长蕊淫羊藿
  • 学 名 Epimedium dolichostemon Stearn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 目毛茛目 Ranales
  •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 属 淫羊藿属 Epimedium
  • 种 长蕊淫羊藿
  • 分布区域 中国四川

长蕊淫羊藿形态特征

长蕊淫羊藿多年生草本,植株高约30厘米。地下茎短而横走。一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具3枚小叶;小叶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达8厘米,宽达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两侧裂片近相等,分离,先端急尖,侧生小叶基部裂片极不相等,先端渐尖,上面深绿色,背面光滑无毛,叶缘具稀疏刺锯齿;花茎具2枚对生复叶。 圆锥花序长约15厘米,具花约38朵,无总梗,无毛;花梗长1-1.5厘米,光滑无毛;花小;萼片2轮,外萼片早落,长2.5-3毫米,内萼片狭椭圆形,白色,长8-9毫米,宽约2.5毫米;花瓣较内轮萼片短,紫红色,长约3毫米,短距内弯,先端圆钝;雄蕊明显伸出花瓣,长约8毫米,花丝淡黄色,长4.5-5毫米,花药长约2.5毫米,瓣裂,外卷,药隔先端突尖。果未见。花期4月。[1]

长蕊淫羊藿繁殖方式

种苗繁育以无性繁殖(分株繁殖或根茎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

选地做床

选择阴坡或半阴半阳坡的自然条件,坡度35℃以下,土壤为微酸性的树叶腐殖土、黑壤土、黑沙壤土,可以利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及果树经济林下栽培。将林下地面草皮起走,顺坡打成宽120-140厘米、高12-15厘米的条床,横条沟栽苗,开沟深度6-10厘米。

挖茎移栽

休眠期移栽:春季4-5月萌芽前或秋季9-10月地上茎叶枯萎时,挖取地下根茎,取有芽茎段,切成8~10厘米小段,每段保留1-2个芽胞,用赤霉素和生根粉药剂处理后,栽于条床内,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覆细土5厘米,踩实后,再用湿树叶覆盖3-5厘米。

生长期移栽:夏季6-8月高温多雨时林下栽培。将野生生长旺盛的植株整株带土移栽,24小时内随挖随栽,最好6选择阴天或下雨前后。株行距20×25厘米,覆土3-5厘米,踩实后,覆盖树叶3-5厘米。这种栽培方法不缓苗,成活率高达85%以上,且根茎分蘖芽生长快,第二年春分枝多、产量高。[2]

长蕊淫羊藿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补苗:淫羊藿翌春2-3月出苗后,及时拔除死苗,弱苗,病苗,阴天补苗种植,以保证基本苗数。

除草: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以畦面少有杂草为度。在生长旺季,可每10天除草1次;秋冬季可30天左右除草1次。

灌溉:淫羊藿喜湿润土壤环境,干旱会造成其生长停滞或死苗。如果在夏季连续晴5-6天,就必须早晚进行进行人工浇水。

施肥:在第一年的10-11月结合整地开畦时施入底肥,一般施1000-3000千克/亩。翌年3月底-6月追施一次或两次,一般情况下无机氮肥施入量不超过5千克/亩,有机复合肥10-30千克/亩;促芽肥于翌年10-11月施一次,施农家肥1000千克/亩,或有机复合肥10-20千克/亩;每次采收后应及时补充土壤肥料,一般可施农家肥1000-2000千克/亩,或有机复合肥20-30千克/亩。底肥于开畦后定植前,将肥料均匀撒于畦面,然后翻入土中,耙细混匀,也在开畦后定植前,挖定植“穴”或“条”时,将肥料均匀放入“穴”或“条”内,并将肥料与周围土壤混匀。追肥主要采用“穴”施,追肥时切勿将肥施到新出土的枝叶上,应靠近株丛的基部施入,并根据肥料种类覆土或不覆土。

采收管理

种植2年后的淫羊藿便可采收,8月份是淫羊藿生长发育好,营养物质积累最高的季节,而且药效强,可在此时采收。采收时将地上茎叶采收捆成小把,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或晾干。选出杂质、粗梗及有可能混入的异物,以保证药材质量。连续采收几年后,常会影响淫羊藿的后期发育,影响其越冬芽及来年的新叶产量和质量。为此,连续采割3-4年后,应轮息2-3年以恢复种群活力。[3]

长蕊淫羊藿主要价值

可用作药物。主治阳萎早泄,腰酸腿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神经衰弱,健忘,耳鸣,目眩等症。淫羊藿是我国常用中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