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芒稗
长芒稗 |
chang mang bai |
中文学名:长芒稗 拉丁学名:Echinochloa caudata Roshev.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稗属 |
长芒稗[1],拉丁文名:Echinochloa caudata Roshev.禾本科、稗属 叶鞘无毛或常有疣基毛,或仅有粗糙毛或仅边缘有毛;叶舌缺;叶片线形,两面无毛,边缘增厚而粗糙。圆锥花序稍下垂,主轴粗糙,具棱,疏被疣基长毛;分枝密集,常再分小枝;小穗卵状椭圆形,常带紫色,脉上疏生刺毛,内稃膜质,先端具细毛,边缘具细睫毛;花柱基分离。花果期夏秋季。
形态特征
秆高1-2米。叶鞘无毛或常有疣基毛(或毛脱落仅留疣基),或仅有粗糙毛或仅边缘有毛;叶舌缺;叶片线形,长10-40厘米,宽1-2厘米,两面无毛,边缘增厚而粗糙。圆锥花序稍下垂,长10-25厘米,宽1.5-4厘米;主轴粗糙,具棱,疏被疣基长毛;分枝密集,常再分小枝;小穗卵状椭圆形,常带紫色,长3-4毫米,脉上具硬刺毛,有时疏生疣基毛;第一颖三角形,长为小穗的1/3-2/5,先端尖,具三脉;第二颖与小穗等长,顶端具长0.1-0.2毫米的芒,具5脉;第一外稃草质,顶端具长1.5-5厘米的芒,具5脉,脉上疏生刺毛,内稃膜质,先端具细毛,边缘具细睫毛;第二外稃革质,光亮,边缘包着同质的内稃;鳞被2,楔形,折叠,具5脉;雄蕊3;花柱基分离。花果期夏秋季。
生长环境
多生于田边、路旁及河边湿润处。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分布于日本、朝鲜、苏联。
栽培技术
危害特点
长芒稗,一年生草本。生育期5至10月份,花果期7至10月份。
采收和储藏:秋季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种子繁殖。生于水边、湿地,水田和水田边。水田主要杂草,对水稻等作物危害大。
治理方法
防除长芒稗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1、农艺措施主要有:
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2、化学除草:
多数地方采用一次性封杀,就是在播种(催芽)后1至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至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
如以稗草、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在杂草3至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
如以莎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
如田间各种杂草共生,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至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参考资料
- 跳转 ↑ 长芒稗的识别与防治策略(附图),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