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长林村,村名取自长坪和茶林仑两个村落名各一字,为长林。共辖长坪,茶林仑,白山同三个自然村。[1]

中文名称: 长林村

行政区类别: 村

所属地区: 中国 安徽

地理位置: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新潭镇

面 积: 330万平方米

人 口: 3124

目录

历史沿革

上有“龟蛇二将”,下有“狮象把门”;前有“老虎擒猪”,后有“金龙靠背”;右有“荷花出水”,左有“观音护佑”……这就是闻名遐迩、千古流传的“长林八景”的形象写照。正因为天公赐予长林村这一奇趣无穷的“八宝”,故该村自古享有“文景相融,龙腾虎跃,蛇舞狮嗷,实难觅寻”的赞誉。长林村,原名上长林,与下长林村仅隔二里之地。习惯上人们都把“上”字去掉,称其为“长林”。因其村势呈长形,又有村后一座林深叶茂的“来龙山”,故名“长林”。因其村势呈长形,又有村后一座林深叶茂的“来龙山”,故名“长林”。据史料考查,长林村,始建于南宋,是从江西婺源胡氏家族分支繁衍而来。该村在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后期达到鼎盛。长林村以胡姓氏族为主姓。“胡氏众厅”,又名“议事厅”、“白果厅”,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年,岁次壬辰(即公元1592年)。据史料考查,长林村,始建于南宋,是从江西婺源胡氏家族分支繁衍而来。该村在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后期达到鼎盛。尤其是在明朝万历二十年建造了一座全国罕见的“众厅”和清道光年间出了一名“钦点翰林”后,更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吸引着各地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商贾宾客前来观光游览,探亲会友。当其时,长林村胡氏高朋满座,宾主相得,纵论天下事,畅叙故人情,可谓盛极一时、风光无限。

概况

长林村位于徽州区西溪南镇西部,地处黄山市腹地,紧靠开发中的黄山新城。距黄山市政府所在地仅9公里。随着岩休公路的建成,区域内公路网络已形成,交通十分便捷,地理条件非常优越系丘陵平原区,农业资源较为丰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一年四季气候温和,全年降水多集中再早春和梅雨季节,伏秋多旱,年平均气温17.2℃,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2008年4月,原长林村和原过塘村合并,成立新的长林村,合并后共有23个村民小组,878户,2780余人,现有党员93人(其中长林党支部38人,过塘党支部34人,五老党支部21人)。长林村是个传统的农业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发达,可耕种地约3150亩,林地面积300亩,山地面积700亩,渔业养殖面积460亩。主导产业为蚕桑养殖、蜂业养殖、油桃种植、果蔬种植以及水稻种植.2008年10月28日,在长林村村部三楼会议室召开的“黄山市徽州区长林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上,理事长胡健康怀着激动的心情宣布:黄山市徽州区长林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天成立了!会上所有的成员一致表决通过了《黄山市徽州区长林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章程》,并通过选举产生了本届理事会成员:胡健康、汪小祥、程志峰、胡月立;胡健康为理事长,程志峰为副理事长,汪小祥为名誉理事长,胡月立为秘书长,任期三年。胡公辉为执行理事,任期三年。该专业合作社是在第一书记罗建成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成立起来的,以肉鸭养殖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自主创业,为推动长林的经济作出贡献。长林村是黄山市市级贫困村之一。多年来,由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长林村择川组的村民胡智慧尝试种植油桃,但是空有满腔的热情还不够,他找到了村里的领导干部,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在村里的引导和扶持下,胡智慧栽了30余亩的优质油桃,并盖起2个大棚,尝试发展设施化高效经果作物。据胡智慧介绍,1亩油桃收入可达6000元,同时油桃在5月前即可上市,可以避开每年6、7月的干旱季节,非常适合在当地推广。06年的大丰收使大家对这个油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镇里对这个项目也非常的看好。在领导和胡智慧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纷纷种植了油桃。在油桃花开的季节,到处弥漫着油桃花的香味,这香味儿不仅让游人陶醉,更使村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看着这么可喜的成绩,村里的领导班子开会决定,将油桃作为长林村的特色经济发展,推动整个农村的发展,争取让油桃花开满这个长林。

视频

长林村双塘中心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