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平之戰趙國失利是因為紙上談兵的趙括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平之戰

來自網絡的圖片

長平之戰趙國失利是因為紙上談兵的趙括嗎?長平之戰是秦國開啟統一大業的決定性戰役毫不為過。那時候唯一能跟秦國決戰的只有趙國。一直以來都沒有一部像樣的電影來正面展現這場波瀾壯闊的史詩。電影《英雄》講的是刺客故事,戰爭反而成了背景[1]

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以來,趙國軍武日漸強盛,北擊匈奴,南與六國爭霸,成了秦國最忌憚的對手。秦昭王在長平之戰之前把魏國,韓國,楚國都揍遍了,攻城略地無數。唯獨攻打趙國時,被被趙將趙奢大敗於瘀與。諷刺的是這個趙奢就是趙括他爹。

在秦國打下韓國野王之後,將上黨地區跟韓國都城的連接徹底切斷。韓國無奈,只好將飛地上黨獻給秦國。但是上黨的官民不願做秦人,他們自願歸入趙國。要不要接收上黨,在趙國朝堂之上引發了巨大爭議。最終趙孝成王決定接收上黨,不懼秦國的怒火。

到嘴的肉飛了,秦國豈能善罷甘休。秦昭王立即派遣左庶長王齕攻打並占領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往趙國。趙孝成王派兵在長平接納百姓,並與秦軍對峙。王齕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趙孝成王命令廉頗迎戰。廉頗率軍出擊,結果被秦軍攻破陣地,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被秦軍攻占。

數戰不利的情況下,廉頗只好堅守不出。趙國開始並沒想到變成持久戰,開戰不久就糧草匱乏,廉頗拖了足足兩年,導致趙國國內已經陷入無糧可食的局面。因此,趙孝成王對於廉頗頗為不滿,幾次派人責備廉頗。秦國這邊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力雄厚,糧草貨物相對更加充足。可見即使沒有後來的趙括替換廉頗,趙國也會被拖垮而陷入內亂。

趙國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之下,只好向秦國求和,但是秦國豈肯放過這個一舉擊潰最強敵人的機會?秦昭王利用議和的時機,佯裝與趙國和好,以使魏國,楚國不救趙國。又派人去趙都邯鄲散布謠言,說秦國怕的不是廉頗,而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

氣糊塗的趙孝成王派趙括去前線替換老將廉頗,趙括大舉出擊進攻秦軍。不料此時秦軍秘密換上了戰神白起。趙括哪裡是白起的對手,白起採取誘敵深入,分割包圍,切斷後路的戰術,使趙軍陷入四面被圍,糧草斷絕的地步。趙軍被圍四十多天,等不到救兵也等不來糧草。士兵互相殘殺為食,最後趙括突圍不成,中箭身亡。餘下的四十萬趙軍投降後被活埋。秦國只放回了二百多位小孩子回到趙國,趙國舉國震動。從此元氣大傷,再也無力抗衡秦國。

這場曠日持久的世紀大戰,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歸根結底,趙國高估了自己的軍力,低估了秦國的綜合國力。破解之道不是換不換廉頗的問題,而是接不接受上黨的問題。這對現代中國面對世界格局有很大的啟發作用。[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