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长岭县长岭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岭县长岭镇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下辖镇,地处长岭县中部,东、东南与流水镇接壤,南与腰坨子乡相连,西南与新安镇为邻,西与前七号镇毗邻,西北与三团乡相接,北、东北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交界。行政区域总面积454.66平方千米。

长岭镇原属长益区;2020年12月,析长岭镇设立长盛、长治和长久3个街道办事处,长岭镇人民政府迁移至山湾村。

截至2018年末,长岭镇有户籍人口99099人。截至2020年6月,长岭镇下辖10个社区、19个行政村。

2011年,长岭镇财政总收入2.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1.1亿元。2014年,长岭镇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97亿元。[1]

中文名: 长岭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

地理位置: 长岭县中部

面 积: 454.66 km²

下辖地区: 10个社区、19个行政村(截至2020年6月)

政府驻地: 山湾村

电话区号: 0438

邮政区码: 131500

气候条件: 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车牌代码: 吉J

人 口: 99099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建置沿革

原属长益区;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长益区更名长益乡。

民国八年(1919年),改为第一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长岭镇属城关区,辖东北、西南、西北、东门外、南门外6街。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属城关区。

1950年, 改为第一区。

1953年10月,设长岭镇,属第一区,辖工农一、二、三、四社。

1958年,与附近几个农业社合并为黎明公社;1958年底,更名长岭镇公社。

1961年4月,东六号、龙凤、双龙、太平4公社析出,长岭镇公社辖东门外、南门外、北门外、蔬菜4大队。

1963年,北门外大队1中心大队析出。

1964年7月,公社改镇。

2002年10月,长岭县广太乡划归长岭镇。

2005年,龙凤、东六号2乡并入。

2020年12月31日,析长岭镇设立长盛、长治和长久3个街道办事处;长岭镇人民政府迁移至山湾村。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长岭镇下辖10个社区、19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长岭县行政区划详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岭镇地处长岭县中部,东、东南与流水镇接壤,南与腰坨子乡相连,西南与新安镇为邻,西与前七号镇毗邻,西北与三团乡相接,北、东北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交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6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454.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长岭镇地处松辽分水岭台地平原,是松辽分水岭的一部分,地势平坦,由东北向西南略有倾斜,四周为山丘环抱,地面高度一般在海拔190—204米之间,土壤为黑钙土和风沙土,境内无山脉河流。

气候

长岭镇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大陆性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冷暖气团活跃,天气多变,干燥多大风;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天气温热,雨水集中;秋季极地大陆冷气团逐渐侵入,秋高气爽,晴日较多,温差大;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而漫长。多年平均气温4.9℃,1月平均气温-8.6℃,极端最低气温-33.2℃;7月平均气温31.2℃,极端最高气温36.5℃;最低月均气温-24℃,最高月均气温28℃。生长期年平均150天,无霜期年平均176天,最长达180天,最短为17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915.6小时。0℃以上持续期190天(一般为4月20日至次年10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470.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5天,最多达70天,最少为35天;极端年最大雨量750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313.2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自然灾害

长岭镇主要自然灾害是早灾。早灾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7年6月,长岭镇所有村都不同程度受灾,粮食作物减产40%。

人口

2011年末,长岭镇辖区总人口11985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9518人,城镇化率58%;另有流动人口1900人。总人口中,男性61014人,占51%;女性58844人,占49%;14岁以下22773人,占19%;15—64岁83902人,占70%;65岁以上13183人,占1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18659人,占99%;有满、回、朝鲜等6个少数民族,共1199人,占1%。人口出生率4.2‰,人口死亡率3.1‰,人口自然增长率1.1‰。

截至2018年末,长岭镇有户籍人口9909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长岭镇财政总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是1949年的100倍,比1978年增长25倍。

2014年,长岭镇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97亿元。

农业

截至2011年末,长岭镇有耕地面积23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1.7万亩,林地面积65万亩,大型农业机械200台(辆),农民人均纯收入7444元。

长岭镇粮食作物以玉米、高梁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豆类、葵花、芝麻、花生、马铃薯、西瓜、大葱等,有大葱等名优特农产品。

2011年,长岭镇生产粮食9.2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10680亩,产量1.8万吨;大葱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3650吨。

长岭镇畜牧业以肉食鸡、蛋鸡、生猪、羊、牛为主。

2011年,长岭镇畜牧业总产值1.8亿元。生产肉类2812吨,其中猪肉1747吨,牛肉200吨,肉食鸡550吨,羊肉315吨。肉食鸡出栏50万羽,蛋鸡年末存栏26万羽;生猪饲养量5.1万头,年末存栏2.6万头;羊饲养量18万只,年末存栏12万只;牛饲养量1.5万头,年末存栏0.9万头。

截至2011年末,长岭镇累计造林2万亩,其中防护林1.2万亩,经济林0.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万立方米。

2014年,长岭镇建成棚菜、马铃薯、无公害大葱种植基地3个,温室大棚达2100栋,种植示范园区4个。

2014年,长岭镇有规模养殖场18个。全镇年出栏肉鸡500万只,蛋鸡存栏50万只,奶牛存栏2500头,年屠宰肉羊15万只。畜牧业产值完成8760万元。

工业

2014年,长岭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4户,产值26亿元。中小企业9560户,从业人员达5.3万人。

截至2018年末,长岭镇有工业企业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

商业

截至2018年末,长岭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综合商店或超市128家。

邮政业

截至2011年末,长岭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1千米,投递点58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9.6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5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5万件,征订报纸430份、期刊210册,业务收入5万元。

电信业

2011年末,长岭镇有电信企业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2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38%。移动电话用户11.6万户,比上年增长5%。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5%,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互联网端口总数4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9万个,宽带接入用户1.1万户,比上年增加14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0.8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长岭镇有幼儿所25所,在园幼儿1310人,专任教师130人。小学21所,在校生764人,专任教师14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5所,在校生900人,专任教师160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1536人,专任教师17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长岭镇有文化站1个,文化大院3个,建筑面积0.1万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0个,建筑面积60平方米,藏书1.5万册。有大秧歌等地方特色民间艺术。

2011年末,长岭镇有有线电视用户5500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6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长岭镇有体育场地1个,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秋季运动会。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长岭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2个,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院25个;病床320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3100张。专业卫生人员1200人,其中执业医师450人,执业助理医师240人,注册护士360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6%;孕产妇死亡率0.00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5‰、0.5‰、0.6‰。

社会保障

2011年,长岭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0户,人数500人,支出98.4万元,比上年增长22%;月人均164元,比上年增长7%;城市医疗救助430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00户,人数3012人,支出216.9万元,比上年增长15%;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长2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4人,支出3.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96人,支出27.3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医疗救助17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20人次,共支出3.6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临时救济762人次,支出47.9万元,比上年增长36%。社会福利费25万元,比上年增长14%;社会服务单位1个,床位180张。

交通运输

长岭镇有S106省道、G203国道、大广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截至2011年末,S106省道境内长36千米;大广高速公路境内长30千米,双向2车道,有1个出口。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长岭镇因位于松辽分水岭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有蒙古人叫胡长岭的于此地开店,称长岭子店,遂成屯名,后简称长岭子。

视频

泥泞之路(长岭县长岭镇治安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