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生态安全屏障区交通网设施管控及循环修复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 |
长安大学生态安全屏障区交通网设施管控及循环修复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实验室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包括智慧交通大数据综合创新平台、自动驾驶仿真平台、交通控制与仿真平台、轨道交通智能调度仿真实验平台等四个平台,配置187台试验设备,总价值约1680万元。
(三)研究能力及水平
实验室紧密结合公路交通、城市交通、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秉承“产学研结合”的办学宗旨,承担了大量的产学研结合科研项目,在公路行业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能够为西部地区和交通行业发展、国家“一带一路[1]”倡议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近三年来,实验室发表高水平论文712篇,获得授权专利469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6项,国家级奖励1项,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各类科研课题权584项,年均总经费4139.7万元,年人均经费91万元。
(四)人才培养
实验室已培养交通工程、道路总体两大方向近1600名硕、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100余人。在交通与道路总体工程研究所发展的60余年里,逐渐拓宽了研究领域,除了具有优势的交通规划,道路路线工程领域外,在交通安全、城市轨道交通、道路路线智能化测设、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等方向均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研究生[2]教育所涵盖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与设施、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与运行管理、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网络与分析、交通流基础理论与应用、交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综合交通与枢纽、交通政策与经济、交通大数据理论与方法、智能化道路选线、基于BIM的道路真三维设计评价、空地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监控。
(五)合作交流
1、校企合作
实验室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管理局、3M中国有限公司、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联通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汇通天下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有深度合作。
2、国际交流
实验室拥有“西部城市群交通可持续发展”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与国际相关大学、研究机构与管理部门存在长期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墨尔本大学、美国能源基金会、亚利桑那大学、南澳大学、ITE亚行地区可持续交通发展部、加州交通厅、美国都会区规划组织协会、印度科学研究院等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同时,依托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每年派出2-3名青年教师前往欧美等国家进行交流访问。
参考文献
- 跳转 ↑ “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搜狐,2019-04-24
- 跳转 ↑ 考上研究生,原来好处这么多!,搜狐,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