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锦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锦蛇
锦蛇
原圖鏈接  
  • 中文学名:锦蛇
  • 拉丁学名:Elaphe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目:蛇目
  • 科:游蛇科

锦蛇(Elaphe) [1]为蛇目游蛇科的1属。有50种左右,均无毒。体长圆柱形或略侧扁。头较长,与颈区分明显。尾细长。瞳孔圆形。上颌有细齿14~24枚。

简述

爬行纲,有鳞目,游蛇科。多系常见无毒蛇。上颌有细齿14~24枚。背鳞19~27行,平滑或起棱;尾下鳞双行。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区,主食鼠类及蛙、鸟、鸟卵等。卵生,少数卵胎生。约有50余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中美洲。中国约有15种。如黑眉锦蛇〔E.taeniura〕、王锦蛇〔E.cari-nata〕、玉斑锦蛇〔E.mandarina〕、红点锦蛇〔E.rufodorsata〕等。许多种类肉可食,又可泡酒药用;胆可入药;皮可做乐器或工艺品。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中国产16种,全国各省区都有分布。其中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种类和数量均较多。

外形特征

本属动物头椭圆形,与颈区分明显。体长,圆柱形或略侧扁。背鳞中段19~27行,平滑或起微棱。

生活习性

多于白天活动,也见于黄昏及夜间。4月上旬到10月下旬均见其活动。以鱼、蝌蚪蜥蜴、蛇、鸟、鸟蛋、小型哺乳类、软体动物为食。

生长繁殖

卵生、亦有卵胎生的种类。黑眉锦蛇7~8月产卵 1~12枚,多于晚上或清晨产出,经2~3个月孵出。幼蛇具卵齿。

栖息环境

栖息于沿海低地及内陆平原、丘陵和山区、在流溪、水稻田、池塘及其附近常见。有的种类生活于山坡或路旁、茶山、玉米地、干燥荒坡、灌丛、坟地及石堆等处。村边甚至住宅内也有发现。地面生活或树栖。

药用价值

有几种锦蛇经济价值较大。百花锦蛇、黑眉锦蛇、三索锦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种。它们分别与“三蛇”和滑鼠蛇合称“五蛇”。胆可入药,治风湿关节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症。整体去内脏泡酒、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

視訊

台灣蛇類~「台灣黑眉錦蛇」有最美家蛇之稱



參考文獻

  1. 锦蛇. 百度百科. 200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