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银鸥 |
中文学名: 银鸥 |
银鸥[1](学名:Larus argentatus)又名黑背鸥、淡红脚鸥、黄腿鸥、鱼鹰子和叼鱼狼等,全长约60厘米。体型厚重,头部平坦。夏羽头、颈和下体纯白色,背与翼上银灰色。腰、尾上覆羽纯白色,初级飞羽末端黑褐色,有白色斑点。嘴黄色,下嘴尖端有红色斑点。冬羽头和颈具褐色细纵纹。数量较普遍。主要消灭有害啮齿类的益鸟。 银鸥一般会在陆地上或悬崖上生蛋,一般为三只。它们会保护这些蛋,而它们的叫声亦在北半球甚为闻名。
外形特征
夏羽头、颈白色。背、肩、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鼠灰色,肩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腰、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褐色,羽端白色,第一枚和第二枚初级飞羽具宽阔的白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内翈基部具灰白色楔状斑,依次往后初级飞羽基部灰白色楔状斑变为蓝灰色,且扩展到内外翈,而且越往内灰色范围越大,黑色范围越小,到最内一枚初级飞羽全为灰色,仅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次级和三级飞羽灰色,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亦为白色。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头和颈具褐色纵纹。幼鸟第一年冬羽主要为黑褐色,头、颈、上体和下体具灰褐色斑点或羽缘。第二年尾基、前额和下体白色。虹膜黄色,嘴黄色,下嘴先端具红斑,脚粉红色或淡红色。
野外鉴别:大型水鸟,体长55-73cm。嘴黄色,下嘴尖端有一红斑。头、颈和下体白色,肩、背淡蓝灰色或鼠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白色,脚粉红色。飞行时翅前后缘白色,初级飞羽末端黑色,且具白色端斑[2]。
生活习性
食性:主要以鱼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伴随海。 上航行的船只,捡食从船上扔下的废弃物品,也在陆地上啄食鼠类、蜥蜴、动物尸体,有时也偷食鸟卵和雏鸟。
习性: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水面上,或不断地在水面上空飞翔。飞翔极为轻快敏捷,常常轻轻地扇动翅膀,有时也能利用热气流在空中翱翔和滑翔。飞翔时脚向后伸直或悬垂于下。亦善游泳,在地上行走亦很好。休息时多栖于悬岩或地上。
叫声:包括响亮的kleow叫声,klaow-klaow-kla-ow…的大叫及短促的嘀嘀咕咕声ge-ge-ge。
迁徙:中国主要为冬候鸟,部分夏候鸟。春季于3-4月迁往北方,秋季于9-10月迁往南方。
栖息环境
夏季栖息于苔原、荒漠和草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以及海岸与海岛上,冬季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口地区,迁徙期间亦出现于大的内陆河流与湖泊。
生长繁殖
繁殖期4-7月。通常成群在一起营巢,也有成对分散单独营巢的。通常营巢于海岸和海岛陡峻的悬岩上,也在湖边沙滩、湖心或河心小岛和苔原地上营巢,有时还在开阔沼泽地中的土丘上营巢。巢主要由枯草构成,有时巢内垫有少许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50-70cm,内径20-25cm。每窝通常产卵2-3枚,偶尔多至4枚。卵淡绿褐色、橄榄褐色或蓝色,被有暗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5-79mm×45-53mm。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5-27天[3]。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繁殖于北美洲、欧洲及地中海;越冬往南。
中国分布:繁殖于新疆和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迁徙或越冬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山东、长江流域,西抵四川,南至广西、广东、福建、香港和台湾。
亚种分化
序号 | 剧名 | 拉丁学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1 | 银鸥美国亚种 | Larus argentatus smithsonianus | Coues, 1862 |
2 | 银鸥指名亚种 | Larus argentatus argentatus | Pontoppidan, 1763 |
3 | 银鸥西伯利亚东部亚种 | Larus argentatus vegae | Palmén, 1887 |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
视频
银鸥- [ 视频 ] - ( 海涛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