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銀鱗荸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銀鱗荸薺

銀鱗荸薺(Heleocharis argyrolepis Kjeruff. ex Bunge)是莎草科荸薺屬的植物。 有長的匍匐根狀莖。稈單生或少數叢生,葉缺如,鞘紫紅色,鞘口斜,小穗圓筒狀披針形或圓筒形,頂端漸尖,銀白色或麥稈黃色,有極多數花,柱頭2。小堅果寬倒卵形或圓倒卵形,花果期7月。產於新疆(尉犁);分布於高加索和中亞。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銀鱗荸薺

拉丁學名: Heleocharis argyrolepis Kjeruff. ex Bunge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莎草目

科: 莎草科

亞科: 藨草亞科

屬: 荸薺屬

族: 藨草族

形態特徵

有長的匍匐根狀莖。稈單生或少數叢生,高15-50厘米,直徑1-3毫米,基部直徑達4毫米,有光澤,有稍密而銳的肋條,有小橫脈,干時橫脈隆起呈多疣狀。葉缺如,僅在稈的基部有1-2個葉鞘,鞘紫紅色,鞘口斜,沿腹面深裂,頂端鈍,高1-8厘米。小穗圓筒狀披針形或圓筒形,頂端漸尖,基部圓或微狹,長10-20毫米,直徑2-4毫米,銀白色或麥稈黃色,有極多數花;在小穗基部有2片不育鱗片,寬卵形,頂端急尖,對生,各抱小穗基部半周或稍過半周;其餘鱗片全有花,鬆散排列,近披針形,頂端漸尖,長3毫米,寬1.5毫米,背部淡綠色,兩側各有一道狹而短的血紅色條紋,邊緣很寬,白色,干膜質,有一條不大明顯的中脈;下位剛毛4條,長等於小堅果或稍長或稍短,微彎曲,有倒刺,刺有時平展,稍稀;柱頭2。小堅果寬倒卵形或圓倒卵形,雙凸狀,長1.1-1.3毫米,寬0.9-1毫米;花柱基半圓形、半長圓形或近四方形,頂端鈍圓,長為小堅果的1/3-1/2,寬多半等於小堅果,白色,海綿質。花果期7月。

生長環境

生於近湖水旁沼澤土中。

分布範圍

產於新疆(尉犁);分布於高加索和中亞。

栽培技術

繁殖採用球莖亦稱果球進行無性繁殖。荸薺是通過匍匐莖繁殖的,播種前逐個選取表皮無破損、頂芽側芽粗壯健全、皮深褐色、單球莖重為15克以上、具有所栽培品種特徵的球莖做種薺,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18-24小時,殺死表面病菌,每畝大田需種薺大約15-20千克。

育苗時間:荸薺育苗時間因移栽時期而定,早水荸薺因前期氣溫低,在移栽前40-45天(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育苗,晚水荸薺因育苗時氣溫較高,在栽植前20-25天育苗。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在清明到穀雨期間育苗,育苗前先進行室內催芽,然後再在水田裡進行排種和假植。

種薺催芽:室內催芽的方法是在地面鋪上10厘米左右的一層稻草,將種薺芽朝上排列在稻草上,疊放3-4層,上面再覆蓋稻草,每天早晚各淋一次水,10-15天以後,當芽長到3-4厘米的時候,就可以把幼苗移栽到育秧田中進行排種了

秧田準備:育秧田要選擇在排灌方便、肥沃疏鬆的地方,將秧田深耕、細耙、整平,四周要留有畦溝並築好圍埂,因為這一時期荸薺生長的營養主要來自荸薺球莖,秧田一般不需要施肥。

排種育苗:將催好芽的球莖一個一個地排入秧池,並將球莖按入泥中1-2厘米,株行距為6×6厘米,要求芽頭向上、高低一致,田間保持水層1-2厘米。15-20天以後,苗高10厘米左右、並有5-6根葉狀莖時就可以進行假植了。

荸薺假植:荸薺假植就是把所育的小苗分開,擴大它的株行距,便於集中施肥和管理,更主要是南方地區接油菜茬或小麥茬種植荸薺的需要。假植的具體做法是在排種後20-25天,將葉狀莖10-15厘米的球莖移植於荸薺秧田中,按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栽入球莖,這樣既有利於髮根,又擴大了苗的營養面積。

苗期管理:荸薺移苗後的秧田最好保持2-3厘米的淺水層,這樣可以提高土溫,促進苗的生長。移苗後約15天左右,每畝施入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0千克,注意要撒施,不能集中施在根的附近,以免燒傷幼苗根部。經30-40天後,當苗高35-40厘米葉狀莖粗0.5厘米以上,就可以起苗定植到大田了。

整地:最好選擇在日照充足、表土疏鬆、底土比較堅實,耕層20厘米左右,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水體潔淨的水田種植。定植前要將田塊深耕15厘米左右,然後施入基肥,施肥的參照標準是每畝施入腐熟的豬廄肥300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氯化鉀10-15千克、碳銨15千克,最後整細耙爛,使田土成為泥糊狀。

定植:長江中下游地區荸薺定植的時間可以安排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定植前小心將秧苗挖出,洗去泥土就可以定植了。荸薺定植的株行距以30×50厘米左右為最好,每穴栽1株,每畝栽植2500-3000株。栽植荸薺應該深淺適宜,以入土深5-7厘米為適宜。

肥水:薺苗定植後,要求較高土溫以利返青分櫱,宜灌淺水穩苗。隨着分櫱分株增多,蒸騰量加大,應逐漸加深水層,促進地上莖群體形成。封行後灌深不,控制分櫱分株形成,提早結薺,球莖增多、增大,但應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長。荸薺整個生長期都不能缺水,如不徒長不應擱田斷水,特別是球莖膨大期,更不宜缺水。荸薺株叢多而大,結球薺期所需各種養分及同化物質也多,因此基肥要足。在分櫱分株時段要求充足氮肥,更不可缺肥,以保證荸薺夠苗株足。進入結球期後,則不宜再施氮,否則徒長,引起倒伏,影響結球,並加重病害的發生。鉀素對改善球莖的品質,促進氨基酸、蛋白質析合成和糖分、澱粉的運轉積累有重要的作用,除作基肥外,還要在荸薺生長期追肥鉀素,此外,充足的鉀肥還能提高植株的抗病力。磷肥對荸薺也有類似的效應。所以種植荸薺一定要氮磷鉀肥三要素配合,尤其在始花結薺期前後不可缺少磷鉀肥。此時如能噴施葉面肥,或磷酸二氫鉀等,都可收到球莖粗大、提高產量的效果。

管理:幼苗期:從活棵後到抽生分櫱、分株前這一段時期稱為幼苗期。荸薺是水生作物,幼苗期應該保持淺水層3-5厘米。荸薺栽植後10-15天開始發棵,當薺秧老葉枯死的時候,結合拔草將莖稈發黃、種薺腐爛的種秧和雜草枯葉踏入田間,這樣有利於種薺生長新根。這個時候可以追施一次尿素,一般每畝施尿素10-15千克,以促進荸薺提早分櫱分株。

營養期:在分櫱期荸薺行間實行耘田除草2-3次,結合除草進行第2次追肥,每畝追施尿素5-10千克以促進結薺。從秋分到寒露在球莖旺盛生長時期應該加深水層,使水層保持在6-9厘米的範圍內為好。這一時期常會發生荸薺稈枯病和荸薺白禾螟,針對荸薺稈枯病可以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0千克噴霧防治,白禾螟的防治方法是用98%殺螟丹100克對水50千克進行噴霧防治。

成熟期:在球莖成熟期也就是在收穫前20天左右應當停止灌水,使葉片轉黃,逐漸乾枯,準備採收。這一時期沒有其他管理,只要防止牲畜危害就可以了。

採收:採收時間:荸薺採收期可從霜降開始到第2年春分為止。早期採收的球莖,肉嫩味淡皮薄,不耐貯藏。冬至到小寒,球莖皮色轉為紅褐色,味最甜,為含糖量最高期,此時採收最適宜。以後球莖含糖量逐漸減少,表皮增厚,皮色加深,變為黑褐色,表皮之下又產生一層黃衣,品質變差,所以商品用球莖宜在越冬前採收。

採收方法:一般在採收前一天放掉田水,因球莖主要集中在9-20厘米的土層中,先扒掉上層8-9厘米泥土,然後將下層土扒出,用手仔細捏出球莖(眾稱「摸荸薺」)。如搶種茬口(如油菜茬或小麥茬),應在採收前10-15天排水晾乾,用叉挖取。

貯存:缸藏荸薺採挖後,攤放於磚地上12-15天,經適當晾乾後,放入室內大陶缸內。陶缸應置於乾燥、通風處,每缸貯量約80-100千克,將貯滿荸薺的缸口部加蓋。應注意的是貯藏於陶缸中的荸薺在貯藏前期呼吸作用旺盛,須把缸蓋揭開,以利通風透氣,在氣溫低冷的冬季缸內要覆蓋一層稻草保溫,陰雨天氣因空氣濕度大要及時揭蓋排濕,炎熱高溫季節要及時加蓋以防荸薺球莖體內水分蒸發引起干腐。在貯藏過程中,每隔25-30天須將陶缸內貯藏的荸薺翻動檢查1次。按此方法貯藏,荸薺的保鮮期可達半年以上。

窯藏:如果使用舊窯貯藏,在貯藏之前,應在窯底及窯身噴2.5%的多菌靈或40%-甲基托布津400-500倍液進行消毒。在窯底鋪一層細土,每放20-25厘米厚的荸薺,其上撒上一層干細土,如此一層果實撒一層土,直至離窯口20厘米為止,其上封干細土填口,周圍用30厘米厚的泥土封頂,形成中央高、四周低的饅頭形,蓋過窯口、拍實。

沙藏:荸薺收挖後,在陰涼的房屋或地下室內用磚砌,個埋藏坑,在坑底部先鋪5-7厘米厚的細沙,將荸薺球莖排列在沙面上,蓋細沙3-4厘米厚,再排放荸薺球莖,如此一層一層堆疊,堆高不超過1米。這種方法也能起到良好的貯藏保鮮效果。

溶液:將採收的荸薺球莖去除雜物,清洗後迅速浸入次氯酸鈉溶液中貯藏。據試驗,使用該法,當溫度處於0-2℃、相對濕度在90%-100%的貯藏環境下荸薺球莖的保鮮可達10個月,在5℃以下貯藏保鮮期可達6-8個月。

堆藏:選擇陰涼室內的土質地面為宜,其大小可根據貯藏數量而定。首先在地面鋪一層干細土,四周用蓆子圍好,或者用磚砌成池狀,然後一層荸薺一層干細土,層層相間。

病蟲防治

病害:常見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莖腐病、菌核病等,農民 稱「荸薺瘟」,是由這幾 種病害共同作用的結果。多發生在高溫高濕季節,發病早,蔓延快,危害大,是荸薺毀滅 性病 害。發病初期,病斑呈暗綠色,水漬狀,後期擴大成黃色大斑。

防治方法:杜絕菌源:催芽前將種薺用25% 多菌靈500倍液浸泡8-10小時,排種前將有芽球莖浸泡1-2小時;苗床地和大田前2-3年不應栽過荸薺;薺田水源應 清新,不宜串灌。

及早防治: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水稀釋500-1000倍,或45%代森銨100倍液,或70%托布津800倍液,每隔5天,連續噴施2-3次,防治效果較好。

蟲害:常見蟲害主要有蝗蟲、蚱蜢、螟蟲等。

防治方法:發生時可用氧化樂果或敵殺死防治。

主要價值

食用:荸薺不僅可以促進人體代謝,還具有一定的抑菌功效。荸薺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莖類蔬菜中含量最高的,磷元素可以促進人體發育,同時可以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科學家在對荸薺的研究中還發現了一種抗菌成分荸薺英。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再加上其豐富的營養成分和獨特的口感,的確是不可多得的食物。

食用禁忌宜食:兒童和發熱病人最宜食用。全身水腫,小便不利或小便短少時也宜食用。癌症患者(主要是肺癌和食道癌之人)宜食用。宿醒未解或濕熱黃疸者食用可減輕症狀。發熱口溽、慢性氣管炎、咳嗽多痰、咽干喉痛、消化不良之人食用可潤喉清嗓。

忌食:由於荸薺性寒、女子月經期間、脾胃虛寒以及血虛、血淤者應該慎用。小兒遺尿以及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食用。

藥用荸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黃疸、痢疾、小兒麻痹、便秘等疾病;荸薺含有一種抗菌成分,對降低血壓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癌症有防治作用。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