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银行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银行业在中国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机构、自律组织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它是现代金融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 银行的项目中,通常在战略规划、项目前咨询报告、项目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合同等资料中。同时,针对项目具体的细节,如需求、设计、计划等,则分别在项目资料中体现。

监管机构对银行项目评价有什么要求呢?

2009年6月1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其中第三十二条提出,“商业银行应有能力对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规划、采购、开发、测试、部署、维护、升级和报废,制定制度和流程,管理信息科技项目的优先排序、立项、审批和控制。项目实施部门应定期向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提交重大信息科技项目的进度报告,由其进行审核,进度报告应当包括计划的重大变更、关键人员或供应商的变更以及主要费用支出情况。应在信息系统投产后一定时期内,组织对系统的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系统功能进行调整和优化。” 可以看出来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后评价的指引时间偏久,并没有根据银行的发展动向进行更新和细化,所以很多银行在做项目后评价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更多的是结合同行实践和自身特点方面进行摸索。

银行业在后评价当中通常会有哪些做法?

通常银行会在信息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下,建立后评价的管理办法,明确出后评价时间、发起人、填报人、评价模板、评价内容或指标等。 例:某银行后评价制度

在《某银行信息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中提出,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工作包括启动评价计划、收集评价数据、反馈评价结果等。项目后评价周期为项目投产运行半年以上,建议为一年。

1)启动检查计划,是在项目投产运行半年以上,由立项部门列入项目后评价检查计划,并通知信息科技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和项目承建单位。

2)收集评价数据,各责任部门应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评价指标数据。按照项目的关联部门,筛选该项目相关指标,经过评审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填报。

3)立项部门将收集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依据检查评分细则得出检查结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信息科技部门和项目相关各方。

常见的指标分类:过程质量、功能达成、持续服务。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作为科技工作者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技术永远都是在不断创新,为什么突然提出一个数字化转型,跟之前的信息化区别在哪里? 是的,我也一直有同样的疑问。看了很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案例,包括:客户洞察能力的提升、大数据时代下的精准营销、基于各类技术手段实现新商业生态的打通、内部运营效率借助新技术的提升等等。 其实并不一定只有数字化的时代才能够实现这些场景,信息化时代也一样可以实现。那应该如何理解数字化?

如何理解数字化?

我有一次参加数字化转型行业论坛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给服装行业提供科技服务的嘉宾说了一个例子。 传统的服装连锁店对于店内重点区域,应该摆放哪些商品、给哪些商品做价格调整,并没有可以量化的指导依据,尤其是新店员更是一头雾水。于是,他们通过布设监控设备,实现客户进门后的全流程跟踪,通过对客户年龄、性别、停留时长等客户画像数据,形成热点图展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分析出商品的喜爱程度、价格的影响情况、客户的购买意图等,可以第一时间为经营决策依据,用量化的数据指导店员哪些商品应该优先摆放、哪些商品应该调整价格等。 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化转型例子,可以看出来,企业借助新技术创新了运营模式,提升了运营效率,优化了客户服务。同时在上游的供应链当中可以更为精准和及时的进行存货调配,让下游的消费者体验方面可以更加便捷、智能。 所以,数字化转型是什么,它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实现客户服务与内部运营的创新。

数字化转型为什么被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多次提到数字化,如: “鼓励商贸流通业态与模式创新,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线上线下全渠道满足消费需求。” “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在审慎监管前提下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健全风险全覆盖监管框架,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风险评估,探索建立创新产品纠偏和暂停机制。”

国外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

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主要做了三项工作:商业模式转变、服务体验提升、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转变是指从原有的传统金融转变为场景化金融,覆盖到客户的生活、网络等个场景中。服务体验提升是指根据客户的标签属性,如:消费能力、投资能力、品牌爱好、旅行偏好等,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推荐。技术创新应用是指利用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如:2017年初,摩根大通开发了一款基于机器学习的金融合同解析软件COIN。该软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能够自动对比金融合同中近200项服务条款,原有需要律师、信贷员等耗费大量时间的工作,仅需几秒钟即可完成,减少人工对照中的错误率。

荷兰ING

荷兰ING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重点实施了三大战略规划:敏捷组织、开放式创新平台、投资金融科技。在推动欧洲一体化平台方面,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分为了多个业务板块和经营策略,目标是打造客户的差异化服务体验,实现一站式客户服务。以敏捷组织方面为例,ING通过建立敏捷组织文化,对团队进行了优化重构,实现需求科技端对端的快速交付,缩短产品的交付周期80%,从每年5至6次大型发布变为每2至3周一次小型发布。ING总部最初3500人,通过工作重组将原本85个工种综合为15个工种,团队优化和重新竞聘上岗,最终优化团队后剩余2500人,节省30%人力成本,淘汰不适合敏捷文化和工作方式的成员,推进新工作方式的落地生根。2017年与2013年相比收入增长14%,利润增长21%。

星展银行

星展银行早在 2006 年提出“带动亚洲思维”的战略目标,扎根亚洲开展数字化转型,于 2018 年强调“生活随兴,星展随行”(Livemore, Bank less)的战略口号,承诺将银行服务化繁为简,为广大客户提供更美好的生活体验。其特色数字化策略是围绕核心市场拓展生态圈,利用数字渠道占领新市场。2014 年星展银行还提出“ 甘道夫计划”(Gandalf),积极布局新技术、推动创新文化,其愿景是成为并肩谷歌、亚马逊等一流科技公司。从转型效果来看,在星展银行客户的所有支付交易中,92%均通过数字渠道进行。其推出的线上支付服务平台FAST 的业务增速超过 300%。开展数字化转型之后,数字渠道客户为星展贡献的收入相当于传统渠道客户的两倍。

国内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早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启动了e-ICBC3.0战略,以“全行做、专业干、合作办”,分别作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升客户体验,将融e行和企业手机银行定位为全行移动端流量入口,融e购,定位为以商促融、以融带商的电商平台,将融e联定位为线上线下用户交互服务平台,打造极致体验。 二是丰富产品服务,分别围绕C(零售)、B(对公)、G(政府)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渗透。以融e借为例,客户可以开展线上房产融资、线上车辆融资、线上质押融资、线上信用消费等业务。 三是强化生态建设,以金融为源头,覆盖了医疗、出行、政务、教育等多行业场景,以技术为切入进行深度合作。在医疗方面,推行医疗供应链协同平台“商医通”。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明确提出“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的总体战略目标,并将科技引领数字化发展置于新一期战略规划之首,开启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中行数字化发展之路将围绕“1234-28”展开,1是指以“数字化”为主轴。将科技创新融入到全领域流程中,实现客户体验极致、场景生态丰富、线上线下协同、产品创新灵活、运营管理高效、风险控制智能的数字化银行。2是指实现企业级业务架构与技术架构的双螺旋驱动。3是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三大技术平台作为技术基础。4是指业务创新发展、业务科技融合、技术能力建设、科技体制机制转型四大领域。28是指28项战略工程,以目标为导向,编排时间表进行逐步落地。

百信银行

百信银行是一家原生的互联网银行,将AI银行作为战略定位,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核心目标,两个主线方向,三大中台”的数字化战略,一个核心目标是指满足客户差异化金融需求。两个主线方向是指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指在业务数据采集、分析的过程中,通过AI技术,对基于数据的收集,进行准实时的决策管理。数据业务化,将数据价值最大化,实现数据价值的共享,作为资产的供给单位,有效支撑各业务领域的创新。简单来说,业务数据化是基础,数据业务化是目标。三大中台分别是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其中技术中台是指将各类复杂的技术包装成中间件,方便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的使用,数据中台则是形成三个统一,统一数据存储、统一模型应用、统一算法供给,最终目标是实现业务使用数据的快捷方便,降低数据应用门槛。业务中台,则是将原有的“烟囱型”的架构理念打散,组合成平台化、组件化模式,各业务系统根据自身需求可灵活调用,方便业务场景的开发和实现。

银行数字化的主要特点

最近工商银行与华为合作了《数字人民币穿戴设备支付项目》,在手机硬钱包、穿戴硬钱包等场景中,实现支付体验升级。可以看到,各种技术不断创新,引领出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那么银行数字化转型都有哪些特点? 基于我们对中国区域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图解,分成了七大域,42个关键能力项。七大域包含:客户分析与应用、产品与服务、数字化渠道、生态合作、中台架构、技术创新、数据治理等。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战略发展路径,选择相应的能力项进行提升,但要想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客户有什么特点或需求,我们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借助哪些渠道进行服务,除了银行自身的渠道之外,可以建立或参与到哪些外部生态,如何通过小前端+大中台的模式,灵活快速的满足市场需求,再利用哪些新技术提升服务体验与内部运营,如何利用好数据体系,实现数据资产化……一系列问题想清楚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来提升相应的能力,其实这也是大部分银行做数字化转型的常用模式。

该如何评价数字化转型项目

银行启动数字化转型之后,不同的视角会关注不同的问题。 高管:行长会关心数字化转型花的那么多钱,到底是不是真的产生价值,是否存在浪费和无效投入。 业务:管理部门会关心是否能够支撑业务的开展,是否能够支撑管理与分析,是否满足监管报送的要求。 科技:科技会关心内部的平台化建设是否有效,IT技术是否可复用,IT资产是否得到沉淀,人才队伍是否得到锻炼。 风险:风险角度会关心科技风险是否有效防范,是否有控制和预防手段,风险管控是否到位。 数据:数据应用角度,会关心质量怎样,数据标准是否落地,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投入进一步加强数据质量体系。 对此,我们研究了一套可以对银行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评价体系:SAIRD(赛尔德)模型。 SAIRD模型,是对银行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评价,银行业的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由技术创新引发的金融创新。该模型以数据治理为根基,IT风险与IT创新为引擎,驱动了管理应用与战略目标的达成。[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