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白杨(原变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银白杨(原变种) |
杨柳科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树皮灰白色,叶互生,卵形,掌状分裂,叶背有白绒毛。分布于我国北部地区。木材白色,质地细致,供建筑、造船、造纸、制牙签和火柴用。萌枝和长枝叶卵圆形,掌状3-5浅裂,长4-10厘米,宽3-8厘米,裂片先端钝尖,基部阔楔形、圆形或平截,或近心形,中裂片远大于侧裂片,边缘呈不规则凹缺,侧裂片几呈钝角开展,不裂或凹缺状浅裂,初时两面被白绒毛,后上面脱落;短枝叶较小,长4-8厘米,宽2-5厘米,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钝尖,基部阔楔形、圆形,少微心形或平截,边缘有不规则且不对称的钝齿牙;上面光滑,下面被白色绒毛;叶柄短于或等于叶片,略侧扁,被白绒毛。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银白杨(原变种)
- 学 名; Populus alba var. alba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杨柳目
- 科; 杨柳科
- 属; 杨属
- 种; 银白杨(原变种)
- 分布区域; 中国辽宁、山东、河南等省及欧洲,北非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5-35米。树干不直,雌株更歪斜;树冠宽阔。
树皮白色至灰白色,平滑,下部常粗糙。
小枝初被白色绒毛,萌条密被绒毛,圆筒形,灰绿或淡褐色。
芽卵圆形,长4-5毫米,先端渐尖,密被白绒毛,后局部或全部脱落,棕褐色,有光泽。
萌枝和长枝叶卵圆形,掌状3-5浅裂,长4-10厘米,宽3-8厘米,裂片先端钝尖,基部阔楔形、圆形或平截,或近心形,中裂片远大于侧裂片,边缘呈不规则凹缺,侧裂片几呈钝角开展,不裂或凹缺状浅裂,初时两面被白绒毛,后上面脱落;短枝叶较小,长4-8厘米,宽2-5厘米,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钝尖,基部阔楔形、圆形,少微心形或平截,边缘有不规则且不对称的钝齿牙;上面光滑,下面被白色绒毛;叶柄短于或等于叶片,略侧扁,被白绒毛。
雄花序长3-6厘米;花序轴有毛,苞片膜质,宽椭圆形,长约3毫米,边缘有不规则齿牙和长毛;花盘有短梗,宽椭圆形,歪斜;雄蕊8-10,花丝细长,花药紫红色; 雌花序长5-10厘米,花序轴有毛,雌蕊具短柄,花柱短,柱头2,有淡黄色长裂片。蒴果细圆锥形,长约5毫米,2瓣裂,无毛。 花期4-5月,果期5月。
生长环境
银白杨喜大陆性气候,耐寒,深根性,根薛力强,抗风力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以湿润肥沃的沙质土生长良好。
分布范围
辽宁南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栽培,仅新疆(额尔齐斯河)有野生。欧洲、北非、亚洲西部和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栽培技术
不耐湿热,北京以南地区栽培的多受病虫害。用种子和插条繁殖。种子千粒重0.54克,发芽率95%。插条育苗时,将枝条进行冬季沙藏,保持0-5摄氏度的低温,促使皮层软化,或早春将剪好的插穗放入冷水中浸5-10小时,再用湿沙分层复盖,经5-10天后扦插,也可用生长素处理。
主要价值
银白杨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质轻软,可供建筑、家具、造纸等用。树皮可制栲胶;叶磨碎可驱臭虫;树形高耸,枝叶美观,幼叶红艳,可做绿化树种。也为西北地区平原沙荒造林树种。[1]
参考文献
- ↑ 银白杨(原变种)Populus alba Linn. var. alba,植物智,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