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钱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钱松(1818-1860年),清代时期篆刻家、书画家。初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铁庐耐清老盖古泉叟未道士云和山人西郊秦大夫云居山人云居山民铁床觉者见闻随喜侍者,晚号西郭外史。浙江钱唐(今浙江杭州)人,流寓上海。工书善画,嗜金石文字,犹精篆刻。

生平简介

钱松与富阳胡鼻山人胡震同时,交易最深,同时往返沪杭之间,与上海诸名家游。善鼓琴,工篆、隶,精铁笔,藏古碑旧拓皆有题跋。画笔近江贯道,山水设色苍古有金石气,亦善梅竹,尝手摹江氏汉铜印丛。晚与杨见山、僧六舟等结社南屏。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杭州,服药而亡。咸丰十年(1860),光绪三年(1877)同邑高邕辑其遗印成《未虚室印赏》四卷行世。

艺术成就

篆刻

钱松的篆刻,受到浙派篆刻诸子尤其是丁敬、蒋仁等人的影响。但他在刀法、篆法上都有所蜕变,因而最终蹊径独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的用刀,以切带削,轻浅取势,富有顿挫起伏,故线条更为古厚生涩。他的一些以披、削用刀为主的作品,对吴昌硕有所影响。在篆法上,钱松方圆兼使,故面目丰富多样,意境极为高古。他在浙派篆刻中独树一织,这是钱松胜于同时代西泠诸家的独到之处。

篆刻承浙派余序,淳厚浑朴,气势非凡,虽列“西泠八家”殿军,实乃溯汉追秦,推陈出新之巨擘。

艺术评价

钱松篆刻造诣甚高,为历代印人所推崇,并将其推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晚清至今,其篆刻艺术也一直被 归为浙派范畴讨论。然而,钱松的篆刻艺术是否真正属于浙派,钱松本人是否应该归为"西泠八家"之一,有不少学者提出此类疑问。如韩天衡先生在《豆庐印话》 中云:"钱松虽八子之末,而取径敬身,又有摹汉印二千钮之功力,天资高、功力厚,故所出已非浙派可囿,惜其籍西泠,故被推上了"西泠八家"的"交椅"。而以吾之见,钱松足以超过六家,而与丁敬比肩。" 钱松在"集虚斋印"的边款中说:“坡老云:天真烂漫是吾师,予于篆刻得之矣。”摆脱程式的束缚,追求天真烂漫的情趣,这是钱松异于赵次闲最重要的创作指导思想[1]

赵之琛深叹其能:“此丁、黄后一人,前明文、何诸家不及也。”

相关链接

1.钱松书法作品欣赏 [1]

2.西泠八家 —— 钱松篆刻欣赏[2]

参考文献

  1. [ http://www.sohu.com/a/231055179_284433 西泠八家 —— 钱松篆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