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钢铁厂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度丰富的国家,中国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国的文化精魂[1]。中国最早出现的和文字相关的文化记忆就是仓颉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蕴藏了无限的文化[2],然后就出现了最初的甲骨文

目录

名词解释

钢铁厂是指生产钢铁的厂子,由于旧中国的近代钢铁工业基础薄弱,产量低,品种少,质量差;部门结构和地区分布很不平衡。1949年钢产量仅15.38万吨,居世界第26位。

屈指可数的十几处钢铁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的鞍山、本溪、天津、唐山、上海、太原等地。其中以辽宁最为集中。

1949年钢产量仅15.38万吨,居世界第26位。我国是世界上炼铁最早的国家之一。1890年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厂。

发展

建国以来,国家把钢铁工业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产量增长很快。从1978年起,我国的钢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1980年的钢产量达到 3712万吨,居世界第五位。而今,更是早已超过亿吨,稳居世界第一。旧中国只能生产100个普通碳素钢种,如今能冶炼2000多个品种;钢材品种齐全。钢铁工业的布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了大中小相结合的钢铁工业体系。

大型钢铁基地

鞍本区: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包括鞍山钢铁公司和本溪钢铁厂。鞍钢是我国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所在地鞍山又“钢都”之称。钢产量占全国比重较大,而本溪钢铁厂以炼铁为主,是我国铸造生铁的基地。今后将发展成为钢铁联合企业。

京津唐地区:包括首都钢铁公司、天津钢厂和唐山钢厂。以首钢规模最大,生产铁为主。1958年建立炼钢车间。天津钢厂规模小而分散,产品多属小型钢材。唐山钢厂是我国小型钢材基地。考虑到奥运会期间的环保要求,首都钢铁公司已搬迁至离唐山钢不远处的海岛“曹妃甸”上,同时并将建设新的港口。

上海区: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但是除宝山钢铁公司外,其余钢厂规模小。但是一直以来,钢材品种居全国首位。宝钢同时是我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

武汉钢铁公司: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钢铁产量仅次于宝钢、鞍钢,局全国第三位,是我国生产板材的重要基地。

攀枝花钢铁公司: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原渡口市),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1965年兴建,1970年开始出铁。该厂已成为我国优质合金钢的生产基地。

太原钢铁公司:由老厂扩建而成,以生产钢板为主。

包头钢铁公司:1956年兴建,1958年投产。以生产钢铁和轧制大型型钢、钢轨、无缝钢管为主,还生产稀土和铌等稀有金属。

马鞍山钢铁公司:一生产铁为主,绝大部分运往上海炼钢,是江南的重要生铁基地。1958年后发展成为钢铁联合企业。

重庆地区:包括重庆钢铁公司和重庆特殊钢厂,原有生产能力低。建国后扩建为钢铁联合企业。产品种类较齐全。但愿进一步解决新的矿石供应基地。

补充说明

尽管我国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钢材的质量不够过硬,每年还需进口大量优质钢材,因此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此外,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代表(2012年钢产量为7110万吨),其在2012世界钢铁企业年度竞争力排名第二,前20名中我国共有9家企业上榜,年钢产量均远超千万吨大关。虽然我国经过淘汰落后产能及兼并重组后,各钢铁集团的年度钢产量大幅增加,但是由于并未掌握钢材的主要原材料-铁矿石的话语权,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弱势地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