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钟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钟鸣
出生 1953年12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当代诗人、随笔作家、收藏家
知名作品 《城堡的寓言》
《徒步者随录》


钟鸣


(中国当代诗人、随笔作家)


1953年12月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当代诗人、随笔作家。


1970年-1975年在北方服兵役,去过印度支那。


1977年就读于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写作。


1982年毕业后,先后在大学和报社任职。


20世纪80年代以诗歌写作为主,80年代末开始随笔写作。


1992年,获台湾<<联合报>>第十四届新诗奖。


现为“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


2000年初,这是西南地区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主要著作

《城堡的寓言》

《城堡的寓言》本书是一本随想录,

取材多是花鸟虫兽,

也包括极其罕见的物事[1]

作 者:钟鸣

出 版 社:花城出版社

副 标 题:八方丛书 第三辑

出版时间:1991

定 价:3.20元

ISBN: 9787536008991


《畜界,人界》

《畜界,人界》是作者十多年前的一本随笔,还有一个副标题为“一个文本主义者的随笔集”,此次出版为修订本。

钟鸣先生的随笔优雅而独特,在中文随笔写作中也堪称罕见,评论家多评论为"怪",这也透露出他的特立独行,善于开拓。

《畜界,人界》以动物和人为书写对象,猫啊、鼠啊、豹啊、狮子啊,蝴蝶、蠹虫、乌鸦、孔雀啊,从传说中的动物,到想像中的动物,到现实中的动物,一一予以浪漫的怀想和玩味,并与"人"作比照,其思考的过程颇为有趣。

《畜界,人界》是作者十多年前的一本随笔,还有一个副标题为“一个文本主义者的随笔集”,此次出版为修订本。钟鸣先生的随笔优雅而独特,在中文随笔写作中也堪称罕见,评论家多评论为"怪",这也透露出他的特立独行,善于开拓。

《畜界,人界》以动物和人为书写对象,猫啊、鼠啊、豹啊、狮子啊,蝴蝶、蠹虫、乌鸦、孔雀啊,从传说中的动物,到想像中的动物,到现实中的动物,一一予以浪漫的怀想和玩味,并与"人"作比照,其思考的过程颇为有趣[2]

作 者:钟鸣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 标 题:

出版时间:2010-05-01

定 价:32.0元

ISBN: 9787208091818

《徒步者随录》

《徒步者随录》这本书是诗人钟鸣的随想集,也是“诗人随想”文丛的一种。

全书精选了诗人随想文字35篇,分“着魔”、“迷乱世界微不足道的面积”、“徒步者箴言”三部分辑录,其中,第一部分集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艺术的体察思考和执著追求;第二部分则从小处落笔,旨在追究寻常物象下蕴含的深刻哲理;第三部分收录了凝聚诗人心力和智慧的230条箴言,机敏睿智。

作者在本书中以诗人的敏锐和激情,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和人生体验,抒写了一名生命大道上的徒步者的生命感受和思想旅程。 全书笔力纵横,想象丰富,读来极富哲理和趣味[3]

作 者:钟鸣

出 版 社:东方出版中心

副 标 题:

出版时间:1997-07

定 价:19.0元

ISBN: 9787806271827

《旁观者》

一位读过《旁观者》的读者,和林贤治得出了相同的印象。

“虽然这本叫《旁观者》的三本厚书涉及到那么多典故和历史,我觉得钟鸣还是有一点自我封闭的味道,全是知识,除了知识,就是臆想,这也决定了他的诗歌属于知识的范畴 [4]

作 者:钟鸣

出 版 社:海南出版社

副 标 题:

出版时间:1998-11

定 价:120.0元

ISBN: 7-80645-177-3

《太少的人生经历和太多的幻想》

《太少的人生经历和太多的幻想》的散文写作中,最渴望的是避免“美文”与滥情。那是文学之大敌。

我所感兴趣的,不是形式本身,而是用各种形式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识。

我以为,散文的归宿,应该在历史与历史之现象。

因为,在过去,无论西方东方,散文就是由它而诞生的。

作 者:钟鸣

出 版 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副 标 题:存在者丛书

出版时间:1999-1-1

定 价:21.5元

ISBN: 9787503310263

《秋天的戏剧》

《秋天的戏剧》内容包括:秋天的戏剧、诗的肖像、笼子里的鸟儿和外面的俄耳甫斯、树皮、词根、两只土拨鼠、关城堡,中间地带等[5]

作 者:钟鸣

出 版 社:学林出版社

副 标 题:

出版时间:2002-02

定 价:16.0元

ISBN: 9787806682050

《中国杂技:硬椅子》

中国杂技:硬椅子》是钟鸣第一部结集出版的自选诗,其中不少作品,虽已先后在海内外发表出版过,但经作者历年的修改或调整,又歧路逢春,别开生面。

这些作品所酝酿经历的时代,恰好是“朦胧诗”从肇始、繁荣到转变的时代,故从中不难看出这场诗歌运动的影响,同时也能看到作者匠心独运的一面 。

作 者:钟鸣

出 版 社:作家出版社

副 标 题:

出版时间:2003-07

定 价:35.0元

ISBN: 9787506326957

《涂鸦手记》

《涂鸦手记》是作者继《畜界,人界》、《旁观者》之后又一散文力作。

《涂鸦手记》以文字和图像互为文本,通过广义的“书写”和“污染”的双重主题,时空交错地盘旋于个人家庭和国家命运之间,挣扎于具象与符号之间,蹀躞于政治污染与自然污染之间,穿梭往复,既写实亦象征,文本集寓言、格言、疏证、观念摄影、游记、回忆为一体,用极敏锐的眼光审视纸面书写、墙上涂鸦与图像记录三者相互依赖的关系,行文又有作者一贯旁征博引的书卷气,雅俗共赏,不无反讽,或正是“涂鸦”真迹所在。全书分为“纸宽”,“墙窄”两篇,作为单主题行文达二十万字的文学随笔,为当代文学绝无仅有者。

作 者:钟鸣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 标 题:

出版时间:2009-08-01

定 价:49.0元

ISBN: 9787208083110

  

人物评论

确切来说,这次造访成都,我是来寻访那个当年写诗、写随笔的钟鸣的。而我后来也慢慢知晓,钟鸣的摄影作品也是独树一帜,早在1986年,他就拍摄了颇有观念意味的照片系列《纸的传说》。然而这个冬天我遇到的是一个在做古玩、收藏买卖,热心于私立博物馆的钟鸣。我多少有些意外。

在网络和传媒时代,南方诗歌运动的干将,摄影爱好者,文学评论家,中国最好的随笔作家之一,50多岁的钟鸣已经不算有名。

才华易被俗世淹没,钟鸣不然。他固然是骄傲的人,然而并不真的显露。他属蛇,性情孤独,不甚合群,却依然随和。偶尔坐在“白夜”酒吧,坐在小翟(翟永明)旁边,彼此话不甚多,都只是微笑,寻常的聊天而已。几十年的朋友了,他们都友爱对方。

于成都而言,钟鸣是一个阴谋,一个妖怪,一个热心的文本制造者。《山海经》、《博物志》、《搜神记》、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果戈里、本雅明在他的文本里已经无影无踪,大家还知道他读些很怪的书。他借此获得惊叹,赞赏,甚至是敬畏。他爱诗。过往,北方诗人在北方制造诗歌运动,他在南方。南方于他,不是派系,不是地域,而是一种“语言气候”。语言、风格是精细的,往往不如观念和运动来得直白,容易辨析。他曾经埋头做诗歌刊物,《次生林》、《象罔》,而网络大潮已经风起云涌,过了好几个高潮,这与他有何干系?他还继续保守,在书斋埋头寻璋弄瓦。有时候他会感慨:看石头,可比看人有趣得多了。

他有过莽撞粗野之时,比如,1980年代痛骂诗界“白痴”,再比如与诗人交恶(那时候他们擅长制造纯洁的友情和观念的敌人),他就在书房门口,愤懑贴上条子:“诗人请勿入内”。那是过往,张狂、激越的青春——好在没有转化为更为简单的愤青。“只要他们有诗集出版,我都默默地买下……是他们最忠实的读者”。他重视友情,在书里贴上朋友们的玉照。后来诗人们纷纷转行,有人做了商人发了财,有人写小说出了名,40岁的、清贫的钟鸣才开始写洋洋洒洒的《旁观者》,为期五年时间,涉及传统意义的个人“成长故事”以及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运动,阅读历程。

“文学终该有痛痒才行。”他坦言臧否巴金、郭沫若、艾青、卞之琳、钱锺书等人。《旁观者》以广博的文本,融合随笔、小说、诗歌、文论、传记、注释、翻译、文献、摄影、手稿等多种元素,以细密的注脚,浩瀚的才华,献身者的热情,苦行僧的隐忍,更以恳切、悲悯、坦荡、忧伤和玄密,纪念青春、诗歌、爱情。

人物事迹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博物馆时期

有时在夜里猛然睡醒,钟鸣依然觉得做私人博物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件事上,已经耗费了经年的苦心与热情。在他人生路上,如此浩大之“别业”、工程,也是第一次。

钟鸣所创建的私人博物馆———“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距离成都40公里,与巴蜀祖先望帝和丛帝的陵庙相邻。2000年初,这是西南地区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站在博物馆前,诗人钟鸣豪迈地说,“这是我的博物馆帝国。”他旨在以中国“南丝绸之路”为依托,收集汉代到唐宋的佛像雕刻。而博物馆是他写作时间最长的诗,耗费5年时间。

虽然报道已经零星出现在传媒,私立博物馆在中国还算是新鲜事物。最初,也只是个人行为,有人投钱,有人操作——到乡下收东西,在那些崎岖泥泞的山路上,开坏了三辆越野车。

收多了作什么用?不能老是放在家里面。2000年,国家新的文物法还在酝酿之中,他们嗅到,收藏市场化、公开化将是必然趋势。也有人没了信心,就退出了。坚持的那一个验证了奇迹。

2002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颁布,在之后出台的《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中,才首次将我国民间收藏纳入了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事业之中,确立了民间收藏的合法地位。

确定了私人资本可以介入博物馆,他们立即注册了西南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钟鸣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认为是经济发展之后,后现代文明消费社会的标志之一,并举日本、英国、美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为“旁证”。他认为,民间收藏规模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专业化,以后可能会主流化,而“国家博物馆已经落后,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博物馆是正史,民间博物馆是野史,自古以来,在史学上,都是野史补足正史。这是一个互补的关系。”

钟鸣涉学者吴宓一案

钟鸣曾涉学者吴宓的一段公案。1978年,钟鸣入学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吴宓病故于陕西泾阳县。1980年,钟鸣在图书馆借到吴宓之藏书《英文读本》,塘鹅英文版———发现里面一首诗,有吴宓修正印刷错误的手迹,是时,钟鸣颇是景仰先生之才学。10年之后,钟鸣拜访吴宓在西师的忘年交张紫葛先生,与之交往甚密。张紫葛的身世传奇曲折,曾经当过宋美龄的机要秘书。张著《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钟鸣从中斡旋,先寄到《联合报》发表,后在香港出版。当时钟鸣与张紫葛聊及西师往事,难免谈及吴宓,颇多悲恻之情。钟鸣对张说,写吴宓的时候,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事,要渐渐浮现出来了。1997年3 月,张紫葛之《心香泪酒祭吴宓》在钟鸣策划下,由广州出版社出版。张以与吴宓相交38载的密友身份记录了吴宓从1949年前后至去世的“人生第三个二十八年”的经历。钟鸣为之写序,多有沉郁悲愤。

该书一经出版,吴宓女儿吴学昭激烈指责其书为“伪作”,“先父吴宓与张紫葛先生素无个人交往。张紫葛先生自称与先父吴宓相交三十八年,纯系杜撰”。同年,《文汇报》刊出署名“季石”的质疑文章,《文汇读书周报》刊出唐振常的《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其非道———论张紫葛〈心香泪洒祭吴宓〉之诬》,《文艺报》发表周国平的《一本欺世盗名的伪劣书———评〈心香泪酒祭吴宓〉》。而钟鸣也写了《关于吴宓的日记》(《文汇读书周报》1997年6月 28日)替张紫葛辩护,又协助当时年迈的周锡光写文章:《真作假来假亦真,无为有时有还无。驳唐振常先生“吴宓真相”说》。后来又引发延绵不断的争论,许多学者参与到论战中来,在1997年文坛可谓是沸沸扬扬,轰动一时。

2006年9月,张紫葛病重,无钱救治,于成都病故。2007年1月,《心香泪酒祭吴宓》由漓江出版社再次出版,预支病款。钟鸣原序对钱锺书和吴宓之恩怨颇多微词,漓江社则换上了季羡林写的序。

作品鉴赏

总序

 我是怎样的一个徒步者(自白)

  着魔

  黑曜岩

  呼吸

  朦胧走至一处,不辨是何方

  三博士的旅行

  爱默森如何学会使用句子

  林肯,斧头,冷椅子

  夏洛蒂的壁炉

  玫瑰逸事

  走廊

  和吴宓相遇

  窄门

  历史与南郭先生新传

  迷乱世界微不足道的面积

  关于蜜蜂和掌中世界

  凤凰从灰烬诞生、消亡

  莎士比亚和济慈的蜗牛精

  关城堡,中间地带

  检举箱

  谭,鸾刀

  马的故事

  喇叭

  笏,熨斗

  花瓶

  瓦

  睡眠与弓箭

  草

  一叶知秋

  活动画

  飞骸兽

  叩头虫

  曼陀罗

  金井梧桐

  皮脸

  第五元素

  两只土拨鼠

  徒步者箴言

  徒步者箴言

  后记

获得荣誉

2015年10月24日晚,第二届东荡子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暨南大学大礼堂举行,评论奖花落四川诗人、评论家钟鸣。

获奖理由:“以个人化的视角和方式,借助丰硕的诗学、思想资源和历史材料,展现了中国当代诗歌令人触动的细节与图景,并对一些诗人和诗歌文本进行了充满启发性的评析,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批评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