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钓鱼(王育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钓鱼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钓鱼》中国当代作家王育红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钓鱼

钓鱼?你哪里能静得下来?给朋友们一说他们都笑了,嘘~这次是真的去钓鱼了。

一路上我都很兴奋,扑面而来的习习凉风,田间层层叠叠的色彩,翠绿的,黄灿灿的,隐约间还能看到红的,粉的,白的各色小野花,湛蓝的天空里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水绿幽幽的让人感觉到无限的清凉。总觉得心里尘埃就在这一瞬间全部洗涤干净。

我们各自坐在自己的鱼竿旁边等着鱼儿上钩,也不交谈,欣赏着这醉人的风景,仰起头深深呼吸,涤尽心灵里的污浊,时而只是静静的望着鱼竿发呆,偶尔走神想着平日里思考不通的问题,或许真的是处在开阔的坏境,人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不禁吟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想我们是钓者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有经验的垂钓者,他看我心神不定,就告诉我:要稳,只须盯着鱼浮。

我观摩了一会,只见他钓鱼时,沉寂成雕塑般的定力,除了偶尔与我说几句话,目光一直就盯在鱼浮上。我忍不住偷笑,钓鱼何须如此认真

思绪飞扬之际,鱼漂上下沉浮,细细的渔线也随之摇曳,貌似鱼儿上钩啦,心里一紧,既是紧张又是激动,恍惚间竟然忘了收鱼竿,待到提起鱼竿之时,鱼钩上空无一物,连同挂好的鱼饵也被鱼儿骗了去,失望之余,暗暗呢喃,原来机会转瞬即逝,一旦错过只能重头再等。

猛然看见鱼漂点动了两下,便慢慢沉下去了。鱼儿咬钩了,我连忙抓杆提线,鱼儿顺势就来到我的眼前,看鱼儿在鱼钩上拼命挣扎,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突然我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我居然忘记了自己从来都不敢抓这些鲜活的生灵,哪怕是一只蚂蚁,我试着伸手,慢慢靠近它,试图去抓住它,鱼儿又一次挣扎跃起,我吓的尖叫一声,还是不敢去抓,就这么徘徊几次,鱼儿居然挣脱了鱼钩,几次跳跃,几次翻滚,又落入水中,我也释然起来,鱼儿,你是幸运的啦,刚好遇到我的仁慈。

于是再抛出钓钩的瞬间,我开始心存惊悚,我难以克服自己,我忍受不了锋利的鱼钩挂住鱼儿嘴唇时是何等的痛苦和煎熬,而且这种痛苦和煎熬却正是因为我在钓钩上放上了鱼铒。鱼铒是一种可怕的诱惑,那些饥肠辘辘到处觅食的鱼儿,是经不起这种温柔而又致命的东西引诱的,正像我们千奇百怪的人类一样。人性的弱点就是所谓的欲望,有了这样或那样的诸多欲望,就会身不由己地陷入污浊和泥淖中,我居然把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用来和如此弱小的鱼儿抗衡,突然觉得自己不过如此的渺小。不免懊悔不已。

如此心思,注定我这次的垂钓可能要空手而归,放下去的是钓铒,拉上来的还是钓铒;放下去的是鱼竿,拉上来的是长长的钓线。看到他们左呼右欢的抢鱼声,我心存些许失落,找不到成就感,连一条如此弱小的鱼儿都钓不到,怎么立足呢,于是又期待着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上,有一条属于我的鱼儿,又忍不住挂上鱼饵抛进了水面。

又一条鱼儿上钩了,我心中悸动起来,鼓足勇气,刚才已经放生了5条鱼儿了,这次一定抓到一条,呵,这条鱼还真是精神,疯狂的跳跃,我把鱼儿甩到了岸边,鱼儿挣脱了鱼钩,在地面上跳跃,我丢掉鱼竿,匆忙起身,挡住鱼儿窜入水中的去路,拿起毛巾,盖住鱼身,鱼儿一阵挣扎,还是挣脱了毛巾,又跳跃在地面上,我屏住呼吸,又一个健步,窜到鱼儿跟前,伸手抓住了鱼儿,天呢,我居然抓住它了,那一刻,我忘记了胆怯,忘记了犹豫,忘记了自己,只是想尽一切办法,把鱼儿抓住,于是我有了第一条属于我钓到的鱼儿。

平静一会,再平静一会,依然对刚才的场景有所感触,恍惚中觉得我就是那条鱼,那条渺小无助的鱼,曾经努力过,曾经争取过,还是没有经得起诱惑,最后挣扎的遍体鳞伤,没有了出路。

钓鱼,鱼因贪欲食饵,往往上钩;生活中,人贪鱼或欲者,往往会跌倒,甚至会丧命。人与鱼,在欲望面前,何其相似?

大凡独处一室者,时间久了,就特别容易无端生出些是非,而那些在阴暗的角落里殚精竭虑、搜肠刮肚、苦苦思索出来的所谓事儿,往往利己者多,损人者多。所以,我觉得,垂钓必不同于独处一室,不遮不掩、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为妙,就像我们的为人处事。

我以为垂钓不仅仅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心理治疗,远离城市的喧嚣、污浊的空气,豁然宽阔的空间让人的心灵开朗舒畅、怡性养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是一种谋略,学会了垂钓,便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处事。垂钓之人人静、心静、境静。垂钓就是一次等待与希望的过程。这也是对人生的总结,就如大仲马借基督山伯爵之口说的那样:“人类的一切都包含在‘等待’和‘希望’中。”而垂钓就好比对人生这一过程的演绎。水里的鱼时时刻刻可能上钩,而你能做的便是不动,做好准备等待机遇。把握好了机遇,人生海洋里的大鱼就能上钩。钓的是思想,钓的是时机,钓的是韬光养晦的策略。

我反反复复的沉淀着自己的思想,如果不能走出阴霾,就不能克服自己,如果不能走出世俗,就不能摆脱争斗,如果不能远离人群,就不能找回自己。浮浮沉沉的人世间,我依然可以疾书快笔的写作,依然可以肆无忌惮的歌唱,依然可以旁若无人的垂钓。依然可以大声的说——我还是我,足矣。

钢化的城市已经触痛了我的灵魂,卸甲归田,回归自然,给心灵找个接地气的港湾,山水之间,溪头田间,清风拂面,杨柳成荫,可以垂钓,可以谈天,无案牍之劳作,无经商之扰心,净化思绪,真情释然,几十年的人生到底托付在怎样的天地间,生存和生活如何的区分,我似乎在寻找,又似乎找到了答案……[1]

作者简介

王育红,出生于1976年,热爱文学。1996年6月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