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禅寺(洛夫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金龙禅寺》是当代著名诗人洛夫写的一首诗歌。
诗文
金龙禅寺
洛夫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处降雪
而只见
一只惊起的灰蝉
把山中的灯火
一盏盏地
点燃
发布于 2018-10-14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颇有禅意的短诗。作者洛夫,原名莫运端,被誉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人称其为“诗魔”。
这是一首需要慢慢读,细细品的诗。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这种说法看似有些唐突,晚钟怎么可能是游客下山的小路呢?但却只有这种陌生化的处理手法,才恰到好处。黄昏,随着晚钟响起,游客依依不舍地离开金龙禅寺,三步一回头。想一想,描写悠悠的钟声,缓缓的脚步,有比这更有诗意的表达吗?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这是对游客下山的表情的更细致的描写,借物状人。“羊齿植物”的“齿”,“一路嚼了下去”的“嚼”,写游客意犹未尽,若有所思地走在下山的路上,“白色”则表达游客清净的心境。
第二段,既写山中的静寂,也写人因清净而灵通。明明是黄昏,怎么能“而只见/一只惊起的灰蝉”呢?诗人在此做一个假设,“如果此处降雪”,雪是白的,白雪上的一只灰蝉,或许比较容易看见,而此时要看见灰蝉,非得有灵通不可。这灵通无疑来自金龙禅寺,来自虔诚的心。值得注意的是,灰蝉的走是跳动的,这种惊起的跳动正好似点灯的动作。这是表层的意思。深层的意思蕴含在“点燃”之中,也即是,金龙禅寺点燃了游客的善心。这也就很好地呼应了第一段,为什么游客离开禅寺时如此依依不舍。
诗人简介
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运端、莫洛夫,笔名野叟,1928年生于衡阳东乡相公堡(今衡阳市衡南县相市乡) 。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
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已故中国著名的现代诗人 。
1943年以野叟笔名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于衡阳市《力报》(今《衡阳日报》)副刊。
1949年赴台湾,旅居加拿大温哥华,被誉为中国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将洛夫评为中国十大诗人首位。
1954年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
1999年,洛夫的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是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被诗坛誉为“诗魔"。[1]